在阅读过刘慈欣的部分小说后,我得以窥见这位科幻作家的一些观点。在我理解了他的思考后,他的形象清晰完整了起来,似乎成了我现实中认识的人。
我个人总结了刘慈欣的一些观点,尽量用知名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一、人类的交流和学习效率低下,外星文明可能有更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
《三体》系列中,三体人直接通过脑电波进行思维交流,大大提高了交流效率。三体人的记忆遗传也省去了学习基础知识的时间。这两点都是人类的劣势。
伊文斯:“显示思维?怎样实现呢?”
字幕:大脑思维发出电磁波,包括我们的可见光在内的各种波长,可以在相当远的距离上显示。
(希恩斯说)也许能够实现人类大脑间的直接互联,把多人的思维融为一体;还有记忆遗传等等。
在《乡村教师》中,刘慈欣借外星人之口,直接指出了人类交流方式的原始低级。
“上尉,你是个白痴吗?!”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进行信息交流,并且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5B级文明!而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二、人类如今缺乏探索宇宙的激情,这非常可悲。
太空是浩瀚的,是神秘的,是浪漫的,但是如今很少有普通人真正关注航天事业。这边推荐《不能共存的节日》,这篇小说可以说是刘慈欣用下面这段话扩写的。
(克拉克奖刘慈欣的获奖感言)但另一方面,世界却向着与Clarke的预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2001:A Space Odyssey》中,在已经过去的2001年,人类已经在太空中建立起壮丽的城市,在月球上建立起永久性的殖民地,巨大的核动力飞船已经航行到土星。而在现实中的2018年,再也没有人登上月球,人类的太空中航行的最远的距离,也就是途经我所在的城市的高速列车两个小时的里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网络覆盖了整个世界,在IT所营造的越来越舒适的安乐窝中,人们对太空渐渐失去了兴趣,相对于充满艰险的真实的太空探索,他们更愿意在VR中体验虚拟的太空。
《中国太阳》中,人类探索宇宙最积极的时候居然是冷战时期,而后经济准则在一天天统治世界,自阿姆斯特朗登月以来的86年再也没有人登上月球,因为这是赔钱买卖。结尾,理想主义者水娃飞向星海的目标,把探索宇宙的浪漫展现到了极致。
“最后一个问题: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以每秒几万甚至十几万公里的速度掠过一颗又一颗恒星,发回人类要经过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才能收到的微弱的电波,这有太大意义吗?”
水娃微笑着向全世界说:“飞出太阳系的中国太阳,将会使享乐中的人类重新仰望星空,唤回他们的宇宙远航之梦,重新燃起他们进行恒星际探险的愿望。”
三、高度智能化的社会必将灭亡,数字生命不能成为人类的未来。
《赡养上帝》中认为,文明也会衰老,衰老的一个标志是个体寿命延长,另一个就是高度智能化。
“文明衰老的第二个标志是机器摇篮时代。”
“那时,我们的机器已经完全不依赖于它们的创造者而独立运行,能够自我维护、更新和扩展,这样的智能机器能够提供一切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这不只是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我们不需为生存付出任何努力,完全靠机器养活了,就像躺在一个舒适的摇篮中。想一想,假如当初地球的丛林中充满了采摘不尽的果实,到处是伸手就能抓到的小猎物,猿还能进化成人吗?机器摇篮就是这样一个富庶的丛林,渐渐地,我们忘却了技术和科学,文化变得懒散而空虚,失去了创新能力和进取心,文明加速老去,你们所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进入了风烛残年的上帝文明。”
无论是《2018》对虚拟国家的评价,还是《不能共存的节日》对意识上传的哀叹,我认为刘慈欣是真的不喜欢数字生命。一个满眼星辰大海的人怎么会甘愿成为一行行数据呢?《时间移民》中,面对无形世界的邀请,大使断然拒绝。
(大使询问无形世界将来的发展)“再以后呢?”
“只能猜测,现在最明显的迹象是,无形世界中的个体可能会消失,最终所有人合为一个软件。”
“再以后?”
“不知道。这已是个哲学问题了,经过了这几次解冻,我已经害怕哲学了。”
“我则相反,已是个哲学家了。你说得对,这是个哲学问题,必须从哲学的深度来思考。对这次移民,我们早就该这样思考,但现在也不晚。哲学是一层纸,现在至少对于我,这层纸捅破了,突然间,几乎突然间,我知道我们以后的路了。”
“我们必须在这时代结束移民,再走下去,移民将更难适应目的时代的环境。”先遣队长说,“我们应该起义,争得自己的权力。”
“这不可能,也没必要。”
“我们难道还有别的选择?”
“当然有,而且这个选择就像前面正在升起的太阳一样清晰和光明。”
我认为大使是已经预见到人类必将灭亡,或者已经对人类社会绝望,所以才决定冬眠至时间尽头。个人觉得就目前的科技来说,数字生命摆脱不了对硬件的依赖,全民数字生命的世界必将灭亡。
四、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这句出现在《三体3》的箴言,贯穿了三体系列。
因为傲慢,有了文革;因为傲慢,傻孩子燃起了火堆;因为傲慢,两千艘战舰化为乌有;因为傲慢,三体人被罗辑威慑;因为傲慢,人类被赶到澳大利亚;因为傲慢,三体人把云天明当成了普通的作家;因为傲慢,死神永生。
《白垩纪往事》《诗云》《地火》《鲸歌》中都体现出了这个道理,傲慢没有好下场。
五、作品映射现实,恢奇源于生活。
这条严格来说并不属于刘慈欣的观点,而是我发现的他的作品的特点。
刘慈欣生于矿工家庭,在矿上读的小学,父亲死于尘肺。三岁时文革爆发,后来在山西当了25年电工,00年厂里裁员一半,当时他在写《流浪地球》,书中有一半的人进了地下城。
相信大刘的忠实读者已经感受到什么了。
除了自身经历,他的许多作品都是结合现实世界的问题。《光荣与梦想》《全频带阻塞干扰》《天使时代》《魔鬼积木》《混沌蝴蝶》等等,以及《镜子》和《赡养人类》,为要强调这两作呢,因为这是碰都不能碰的话题!
至于什么浪漫啊人文关怀啊这都是被说烂了的,我就不赘述了。
以上只是本人关于大刘灼见的一点拙见,感谢你耐心看到了这里。#科幻佳作# #漫话三体# #科幻#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