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盲蛇:Ramphotyphlops braminus
一种无毒盲蛇物种,又名入耳蛇,是世界上最小的蛇之一。
属于盲蛇科,钩盲蛇属,目前并无亚种。
分布:
可能原产于非洲和亚洲。
但如今在世界范围内,为了更好的控制白蚁传播,已是很常见的引入物种。
包括澳大利亚、美洲和大洋洲等地。
在斯里兰卡,分布于海拔1200m左右,在危地马拉分布可高达1500m。
通常,钩盲蛇栖息于城市和农业地区,固定的生息地带主要取决于湿度及温度。
在潮湿的森林、干燥的丛林、废弃的建筑物甚至城市花园中,都有机会可以发现它们。
相比之下,这些蛇蛇们,更喜欢生活在地下的蚂蚁或白蚁巢中。但它们也存在于原木、潮湿的树叶和石头下。
外貌:
通常体长为5.1~10.2cm,15cm就是“蛇中姚明”,颜色多为炭灰色、银灰色、浅黄米色、紫色或罕见的白化。
体小,呈圆筒状,头部和尾部表面上相似,因为头部和颈部十分不明显。
尾巴末端有一枚很细小的尖鳞。与其他蛇不同,头鳞与体鳞相似。
眼睛是几乎看不见的小点点,小眼睛上覆盖着半透明的鳞片,这些蛇几乎完全失明。
眼睛不能形成图像,但可以区分明暗。
生活习性:
钩盲蛇是群居动物,有时可能会有几条个体一起躲在岩石或原木下。
它们在白天和晚上都很活跃,但大多是夜间活动。
是栖息于地洞的蛇种,由于体型细小,加上善于掘洞,习性和外观都与蚯蚓相似,因此经常被误认为蚯蚓。
唯一分别,就是钩盲蛇身上遍布微小的鳞片,以及其身体没有分成明显的段节。
穴居生活,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挖洞,在有外界因素(例如人类)挖掘附近的土壤、翻动原木或岩石,或者下起倾盆大雨时,才会被迫到地表活动。
这些蛇大部分时间都在地下度过,如果暴露在地面上,它们会迅速寻找土壤或落叶等覆盖物,以避免光照直射。
这群钩盲蛇的分布和生存情况,也直接反映了该地土壤的湿度和温度。
钩盲蛇是无害的,它们一般不会主动咬人。但受到威胁时,会发出难闻的气味,剧烈蠕动或用尾刺戳刺来保护自己。如果被戳中了,会有一些轻微的刺痛感。
幼体的颜色与成体相似。
觅食方面:
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主要吃蚂蚁和白蚁,以及它们的卵。
也吃其他昆虫、虫卵、蛹、幼虫和蚯蚓(我吃我自己)。
上文说过↑
钩盲蛇经常在市区及农地出没,它们生活于地下,并居于蚂蚁或白蚁的巢穴中。所以钩盲蛇小时候吃蚂蚁蛋,大了吃蚂蚁。
所以,它们无疑对农作物是有益无害的蛇类,毕竟小蚯蚓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繁殖:
该物种是孤雌生殖,也是唯一已知的孤雌生殖蛇。
即所有标本均为雌性且无性繁殖。繁殖不需要交配,成年了会自动怀孕产卵。
也称单性生殖,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
卵生,每次产卵2~7枚,最多8枚,全部为雌性且基因完全相同。一年可产卵两三次,卵大小为13mm×4mm。
钩盲蛇的寿命大多为1~3年,幼蛇生长速度快,不需要母亲照料。
保护状态: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数据缺乏。
估计是太小了…实在是不好发现。
这下不害怕蛇了吧,瞅瞅瞅瞅,多可爱~
本文为补档,感谢观看。
我是奇怪的bot,我们下期再见~
end.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