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书通后主
公元346年,东晋名将桓温率军攻打位于蜀地的成汉政权。桓温一路上连战连捷,势如破竹一举拿下成都攻灭成汉政权。桓温手下将领孙盛机缘之下找到一封密信,信中有这么一段话:“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信中之意不言而喻,写下这封信的正是早已在八十二年前逝去的蜀汉(季汉)大将军姜维,而这封信的收件人正是后主刘禅。
姜维生平
姜维:6
这下姜维算是彻底绷不住了,只得赶紧往冀县跑,结果冀县也不让他们进去,百般无奈之下只得前往汉军营寨,诸葛亮见到姜维,大喜过望,随即加封其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诸葛亮还写信对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说: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说:“可以先让他统帅五六千虎步军。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这待遇实在难以想象,一个郡中小官没有任何功绩一来就封侯拜将,还配兵五六千人,传授他兵法,到时候还让他面见皇上。这时候的姜维才二十七,有意思的是诸葛亮出山时也是这个年纪)
酸了
此后姜维便一直跟随在丞相身边,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蒋琬–费祎时期
汉丞相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姜维随后返回成都,升任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不久后,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蒋琬升迁至大司马(统领全国兵马的官职),封姜维为司马,就在这段时间姜维数次率兵侵攻打国边界,但只是小规模骚扰。而后因功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因为蒋琬不通军事,所以军事上大多仰仗姜维,王平等人。
蒋琬也曾计划由汉水进攻上庸,新城等地,但是遭到姜维等人的严词拒绝,“汉水湍急,舟船可往,而不可返,上庸等地鸡肋的很,拿到了也不足以动摇曹魏统治”,蒋琬只得作罢,,不久后蒋琬病重,上奏朝廷让“费祎接替大将军一职”,而姜维后迁卫将军,与大将**祎共录尚书事。自己回到成都养病,于不久后病逝。
这时候姜维的日常基本就是北伐!平叛(蛮夷叛_乱)。费祎本来一直制约姜维用兵北伐,蒋琬费祎时期姜维每次北伐兵力不过万余人,这种情况直到直到费祎遇刺身亡,这时已经没有人可以限制姜维用兵北伐了。
这时刘禅终于亲政了,黄浩也得以参与朝政。
姜维北伐
公元254年姜维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投降。姜维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徐质兵败身死,汉军大将张凝战死沙场,魏军节节败退。姜维乘胜追击一路攻城拔寨,接连攻破河关、狄道、临洮,最后携河关、狄道、临洮三地民众大胜而归。
一年后司马师病死,姜维认为机不可失立即率领数万人马,同归降季汉的夏侯霸一同出兵狄道。姜维放出消息将分兵三路攻打祁山,石营,金城,以此计引诱敌军分兵,陈泰识破姜维计谋命王经驻守在姜维必经之路狄道,自己率兵前往随后就到,届时一同抵御姜维,谁料王经不等陈泰,自认为背靠洮水,便可背水一战大败姜维如当年韩信故事(百度背水一战),这便是兵法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可是他忘了一个问题,他不是韩信,结果就是王经被姜维打的大败,魏军想跑却无路可退,被姜维斩杀数万人,洮水被鲜血染红。
王经退保狄道城,姜维把狄道城团团围住,如果攻克狄道城那么拢右之地将归季汉所有,那时长安也将暴露在汉军的剑锋之内。司马昭深感大事不妙,派邓艾随陈泰一同救援王经。由于姜维部队都是轻装部队,并没有携带大型攻城器械,所以等到陈泰援兵已至,仍未攻克,姜维转头率兵猛攻陈泰,无法攻克,姜维只得退住钟题。随后陈泰派兵截断姜维粮道,姜维抢先一步退回汉中。(史称洮西大捷,此战可以说是季汉北伐史上最大的胜利)
此战曹魏雍,凉军事力量几乎瘫痪,只得从其他地方输送兵力,填补西线边防。经此一战姜维声望达到鼎盛,回国后升为大将军。
经过洮西一战曹魏诸将认为,姜维这次都赢麻了也该消停几年吧,我们可以好好休养一番。只有邓艾认为,姜维必然进犯,姜维刚刚经历大胜必然乘胜追击。
果然姜维于256年六月率兵北伐,与镇西将军胡济约定与上邽汇合,姜维兵出祁山后听闻邓艾早有防备,转而进攻董亭,随后兵临武城山,邓艾占据险要依险据守,姜维趁夜率军轻兵急进绕开邓艾直逼上邽,邓艾率军紧随其后,两军于段谷激战,姜维粮草不济,加之胡济失约,汉军惨败。此战过后姜维,声望大损,自贬为后将军,262年黄浩,诸葛瞻上奏请求收回姜维兵权,加上姜维身份本来就是降将,这让他在朝廷的支持者并不多,为数不多的支持者尚书令陈祗也已经病逝,此时姜维在季汉朝堂已经是孤立无援。这时黄浩和右将军阎宇勾结,企图诛杀姜维让阎宇取而代之,姜维上表请求诛杀黄浩,刘禅不许,随后姜维前往沓中避祸。
灭顶之灾
钟会与长安整顿军备,大有南征之意,姜维上书请求派遣廖化守阴平,张翼守阳安口,但是刘禅听信黄浩谗言未做防备。
公元263年钟会率兵十八万三路伐蜀,因为季汉未做防备,很快汉中沦陷,姜维急行军赶往剑阁以求据守剑阁保全蜀地,杨欣率军阻截姜维,姜维率军激战,以赵广(赵云之子)战死为代价,得以摆脱杨欣。诸葛绪随机追来,姜维声东击西甩开诸葛绪,姜维成功进入剑阁。
姜维与钟会在剑阁对峙半个多月,钟会苦于粮草不足,已经打算撤军了,但是一封战报破了这个局面,成都失守了。在姜维与钟会对峙时,邓艾偷渡阴平,接连攻克江油,绵竹,就连率军抵御邓艾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也和儿子诸葛尚一起以身殉国,邓艾兵临成都,后主刘禅不做抵抗,开城献降,这个承载着刘备,诸葛亮等人毕生心血的政权就此消亡。
一计灭三贤
在剑阁的姜维得到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他所收到的最后一封诏令“停止抵抗,向魏国投降”,这让姜维无法接受,他为这个政权献出了毕生心血,这是他与恩师诸葛亮一同为之奋斗的事业,可以说蜀汉就是他的全部。他当然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现实,他前往曹魏军营见到了与他沙场对峙的钟会,他发现钟会对他十分敬重,甚至可以说是把他当大哥,而且钟会有异志,这让姜维看到了复国的希望,他一面挑拨钟会与邓艾之间的关系,一面写信安抚后主刘禅。
现在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邓艾平灭蜀国自持功高不断有僭越之举,这让司马昭十分恼怒,钟会借机上报邓艾谋反,就这样邓艾及其子被压往魏国治罪,最后被人在路上斩杀。钟会进兵成都吞并了邓艾的部众,他的野心也开始不断膨胀,姜维便试探性的对他说“今君平灭蜀地,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解甲归田,以安余生呢?” 钟会从他进入成都的那一刻起,便死死盯住了宫殿中的皇位,让他就此退隐那是肯定不可能的。
钟会与姜维私下密谋,打算派率姜维率兵出斜谷,占领长安,再派骑兵经陆路、步兵经水路夺取天下。钟会对此说道:"事成则得天下,若不成亦不失为刘备也"。
钟会算盘打得噼啪响,但司马昭也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钟会的异动呢?他派大军扼守汉中通往长安的咽喉,自己率军十万屯驻长安,防范钟会。钟会听闻此事感到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赶快动手,此时正好曹魏郭太后去世,钟会以祭奠郭太后之名召集群臣,假传太后密诏讨伐反贼司马昭,并将他们囚禁起来,派**接管了军队。这时有人认为应该将这些大臣全部杀掉,不然必然要出乱子,但走到这一步的钟会却犹豫了,果然犹豫就会败北,两天后胡烈率兵直扑钟会而来,钟会心乱如麻,向姜维问计,姜维只是平静的回答:‘唯有死战’,说完便拔剑迎战,钟会,姜维皆死于乱军之中,姜维妻儿尽皆被杀,而姜维也被被剖腹取胆,众人看到姜维胆大如斗,也留下了胆大如斗这个成语。
最后的赢家也只有司马昭,自古以来功臣难制,这次兵变自己没有动用一兵一卒,钟会,邓艾悉数被杀,可以说是赢麻了。
乐不思蜀
遗憾的是姜维死后蜀地民众与原来蜀国官僚认为姜维是个反复小人,只是想通过权力交替之际为自己谋求高位。而唯一知道这个真相的人,正在洛阳夜夜笙歌,乐不思蜀。
事情直到八十二年后才真相大白,这时曹魏,蜀汉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后人对此感慨万千。如果这封信没有被发现,那么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姜维也将是个奸佞自私,反复无常的小人。
天水姜伯约
那年他以降将身份初入汉营,收到诸葛亮赏识,视其为凉州上士,诸葛亮破格提拔,让他得以封侯拜将。
北伐!这是丞相穷尽一生的事业,他跟随丞相亲临战阵,卤城大败司马懿,木门设伏灭张郃,鏖战五丈原,姜维从中收获颇丰。
但是五丈原上一缕秋风带走了这位大汉最后的丞相,临走前将毕生所学编纂成书,名为《兵书二十四篇》,他召来姜维对他说道:“我遍观诸将,唯汝可授,你要好好研习”,不久便抱憾而终。
他继丞相之志数次北伐,只求克复中原,复兴汉室,不料奸贼作乱,不敢回朝,只得屯田避祸。听闻钟会在长安整军备战,他上书朝廷加强军备,不料石沉大海。后主投降,他设法借钟会之手复国,却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他无愧于丞相,因为他是真的已经尽力了。
如果觉得还行就请点赞,充电支持一下吧
此文仅发布于B站,小黑盒
参考书目
华阳国志
三国志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