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时至今日,风冷市场已然成熟,但千篇一律的塔体外观有些让人审美疲劳。遥想十余年前,在那个散热厂商还没有充分了解“风道”概念的年代,消费者们也乐意让自己的电脑“霸气侧漏”,彼时的风冷市场可谓百花齐放,奇葩辈出。

本文中所介绍的散热器,它们或外观独特,令人印象深刻;抑或原理创新,令人眼前一黑;更有甚者,能够兼具二者之长,让人哭笑不得。本系列文章里,我们就将盘点那些在造型结构上创新的奇葩散热器们。

自从诞生以来,风冷散热器的原理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热管将热量传递至鳍片之上,随后由风扇产生气流。空气吹过鳍片,最终带走热量。

然而,随着人们的探索逐渐深入,传统原理的弊端也日渐凸显。为了压榨风冷散热器的潜力,必须要克服重重阻碍。其中,一大影响效率的因素便是“附面层”。

具体来说,由于流体存在黏性,鳍片表面的空气将受到粘滞。距离鳍片越近,空气的流速便会越慢,甚至趋于静止。最终,形成一道附面层。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没错,借助离心效果,确实可以将“附面层”的厚度削减至最低。那为什么不让鳍片化作风扇,自行带动气流,在此过程中为自己散热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一群发明家们研究出了散热领域的“金属风暴”。

Sandia Cooler

桑迪亚散热器

2011年,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发了一种新型散热产品,并将其称之为“改变电子产业散热格局的希望”。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这种散热器的学名是“Sandia Labs Air Bearing Heatsink(桑迪亚实验室 空气轴承散热器)”具体说来,它利用了“加速体上方的边界层更薄”的理论,通过高速旋转的铝制叶轮进行散热。

也正因此,原型机的铝制叶轮足有150克重。它在工作时的转速高达2500RPM,是一个高度危险的“绞肉机”。但在惊人的效率面前,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由于附面层被大大削薄,散热效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桑迪亚实验室宣称,与传统散热器相比,“空气轴承散热器”的 单位鳍片面积传热量 足足增加了30倍,堪称散热器设计史上的“技术革命”!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不仅如此,这样的设计还有诸多优点。由于没有传统意义上“静态”的散热鳍片,这是一款“免疫灰尘”的散热器,对积灰有着天生的抵抗力。

灰尘也许会附着在鳍片的表面、堵塞住散热鳍片的缝隙,但很难阻止“散热叶轮”的转动。而高速旋转的叶轮,也能将浮尘一扫而空,大大降低了灰尘对散热的影响。

更令人兴奋的是,由于不需要额外的鳍片阵列,桑迪亚散热器的噪音也大大降低。传统风冷的很大一部分噪音,是由于风扇产生的气流吹过高阻力的“静态”鳍片导致的。如今没有了它们的阻碍,风扇自身成为了散热主体。桑迪亚散热器不仅高效,更是安静。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毫无疑问,旋转的铝制散热叶轮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然而,“桑迪亚散热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热管导热,热量又是怎样传递至铝制叶轮上的呢?

将原型机翻过面来,我们不难得到答案:桑迪亚散热器的底部是一整块纯铜均热板,中心则有一个强大的无刷电机。而叶轮与下方结构间仅有一条极微小的空气间隙——在叶轮高速旋转时,这条缝隙约为0.2mm。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CPU与散热器底座之间之所以需要硅脂导热,正是由于它们的接触面积太小,LGA1151处理器的顶盖面积仅有1400mm^2。

但在“桑迪亚散热器”上,一切截然不同。当叶轮直径为100mm时,空气间隙的面积便已高达7000mm^2!

尽管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如此微小的间隙上、如此巨大的面积间,所起到的阻碍也是有限的。似乎是在挑战人们的传统认知,没有结构物理接触,桑迪亚散热器就这样完成了热量传导。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桑迪亚散热器的研发成果一经发表,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诸多散热厂商注意到了这一新颖的成果,很快向桑迪亚实验室申请技术授权。

酷冷至尊& CoolChip

Kinetic Cooling动能冷却

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与“桑迪亚散热器”相似的概念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在2015年的CES展会上,Coolchip公司率先发布了与酷冷至尊联合研发的“动能冷却”散热器。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Coolchip公司与桑迪亚实验室的“许可和技术转让部门”签署了商业化许可。然而,眼下这款“动力散热”并非是技术原型的简单仿制。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这款产品进行了诸多改进。

如前所述,原型“桑迪亚散热器”通过叶轮与主体结构间的空气间隙传导热量,因而间隙的面积越大,传导效果越好。Coolchip公司在二者的表面刻上了一道道沟槽,大大增强了各自的表面积。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不过,一些“桑迪亚散热器”存在的缺陷,直到考虑量产时才格外明显。Coolchip公司或许对原型产品的性能过于乐观,事实上,“动能散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相比于普通的轴流风扇,金属叶轮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美好。由于自身要兼做“散热片”,金属叶轮无法产生与同尺寸普通风扇相提并论的风量。消除附面层的优势固然明显,可它本身的散热面积也实在太过有限。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因此,为了弥补散热效能,Coolchip公司不得不在外围添加了传统散热鳍片与热管,以充分利用金属扇叶的气流。然而,这也让桑迪亚散热器的“抗尘”优势不再突出,还可能带来额外的风噪。更像是在“画蛇添足”,却也透露出效果不及预期的无奈。

与此同时,由于叶轮采用纯金属打造,其重量同样不容忽视。在超过2000RPM的高转之下,叶轮的轴承至关重要。不幸的是,直到产品展出时,Coolchip还没有考虑好使用何种轴承。如果使用普通液压轴承,叶轮的寿命必然相当有限。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归根结底,这款产品还有着太多不成熟的地方。意料之中,在CES展台上昙花一现后,“动能散热”便石沉大海。而当“桑迪亚散热器”再一次出现在世人眼前,又已是2年之后的2017年了。

Thermaltake(耀越)

Engine 27

在“闭关修炼”六年之后,“动能散热”终于在老牌厂商Tt手下修成正果。Thermaltake推出了ENGINE系列散热器,以此致敬那酷似引擎的外观。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在结构设计上,Thermaltake ENGINE27更像是“动能散热”进一步成熟的产物。

侧面的“静态”鳍片被重新设计,结构更加合理。原本的热管也借机去除,整个散热器的高度进一步降低。“桑迪亚散热器”的核心——中部的金属散热叶轮依然存在,但是面积已经小了很多。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归根结底,桑迪亚散热器还是有先天不足。由于热量传导完全依赖那道空气间隙,叶轮与底面的间隙必须尽可能小。因此,桑迪亚散热器对加工精度的要求相当高。同时,金属叶轮的运转也必须异常平稳。

如果要发挥散热器的性能优势,就必须要有更大的散热面积。可是加工大尺寸、高转速的金属叶轮谈何容易,材质稍有一些不均匀,叶轮的动平衡便会成为灾难。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ENGINE 27的具体参数,金属扇叶的风量仅有9CFM。图片来自CHH

在最终的Tt ENGINE27成品上,金属叶轮的直径仅有60mm,散热面积自然相当有限。消除附面层的效率虽高,却没有足够大的空间令其施展。

由于自身对精度的高要求、金属叶轮的大自重,相对同等性能的常规散热器而言,ENGINE 27的制造成本相当高。为了带动叶轮达到2500RPM的高转,Tt不惜应用了八极电机。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也正因此,Tt对这款散热器的定位相当明确——扬长避短。借助独特的结构设计,降低整体高度、大幅增强兼容性。而为了在极小的体积内增强散热效能,小尺寸的“金属散热叶轮”方才派上用场。

最终的成果堪堪令人满意。在27mm的极低高度下、ENGINE 27的效能勉强超越了INTEL的原装散热器。不过,原本的“抗尘、低噪”等等优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扇叶上的金属风暴!那些奇特散热器们

由于采用8级电机,Tt的转速读数是实际转速的2倍。图片来自CHH

后记

一款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必将历经无数考验。对比最初的“桑迪亚散热器”原型,Thermaltake的成品已是面目全非。

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更是如此之大,回看“改变电子产业散热格局”的口号,如今的金属叶轮散热器更像是噱头。空有效率,却无面积可供施展。或许,1U/2U平台才是这一原理的归宿吧。

这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对本文内容与风扇选购有疑惑,随时欢迎与我交流!

希望这些文章能帮到你!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数码硬件

联发科天玑 8300,官宣:11 月 21 日发布

2023-11-17 0:00:00

数码硬件

ChatGPT之父(奥特曼)被开除出现转机!有望返岗!

2023-11-19 0:00: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