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少流量低有个好处,就是写东西可以肆无忌惮一点,比如你现在所看到的这篇。
如果说2012前后几年是“移动端”技术革命带来的风口,那么在近期我们可以预见,AI技术也会在国内引起一波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风口,虽然几年前中关村创业大街的繁荣景象大概率无法重现,但相信不少人对于在这场小狂欢里自立门户搞项目拿投资有点兴趣。
当然了,创业基本是件九死一生的事儿,哪怕是普通的二代也是如此(当然顶级二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能稳定还是建议稳定一点。
真想搏一手风口或者图一乐的请继续往下看吧。
本文将会对创业前期的一些事项进行说明,无论你抱着什么想法,是做个2VC项目捞一笔走人还是真有那么点理想想要好好干做点东西出来,懂这些基础总归是没错的。
这篇文章算“干货”吗?我觉得算。
一、项目BP
商业计划书=BP(Business Plan),对于大多数没有显赫背景也没有亿万家产的普通人来说,BP是你项目接触到资方的第一站,可以理解为“项目的简历”,通常BP的形式为PPT或PDF.
除了直观地对项目进行介绍之外,BP里还应包括以下的这些部分:
市场数据。也就是市场调查,我认为直接写“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还未出现数据”之类的话是绝对不应该的,以我等普通人的力量是无法凭空创造新的人类需求的,所以起码要积极从过往各领域的数据里去挖掘需求。最简单的例子,即便飞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也应该去统计公路、铁道、水路运输的各相关数据,再根据这些数据折腾出“飞机”这一产品能满足人类的哪些需求,为什么。最后还要画一下饼,告诉大家“这个市场未来可期”。
竞争壁垒。市场数据+项目介绍说明的是“为什么别人要用我的产品”(解决的痛点),而竞争壁垒说明的则是“凭什么别人要用我的产品”,你的产品比别人高明在哪里,并且为什么别人的产品没法变得和你家产品同样优秀。
这部分有一说一,我觉得挺扯的。到了现在这个年代,少人少钱的初创团队真能搞出什么靠谱的竞争壁垒么?如果资方真的提了那个老套的问题——大厂入局的话,你怎么办?我觉得可以坦率地承认——那就把项目/股权卖给人家啦~
盈利模式。基本就是画饼啦,你知道你在画饼,资方知道你在画饼,你也知道资方知道你在画饼,但看破不说破,画饼也要画得靠谱一点。盈利模式不要太折腾,不要看起来好像要中间倒很多道手,别为了盈利搞出太多额外成本。
团队介绍。介绍你自己和其他创始团队的成员。这部分基本都是注水的,注多少水自己看情况,比如团队成员有“在百度实习的经历”可以水成是“前百度XXX”。还有一点,“兼职创业”属于扣分项,所以看能不能水成“全职”吧。我知道,普通人出来自立门户在拿到投资之前基本上不会有人跟着你干,所谓的“团队”≈光杆司令,那些“桃园结义”的创业故事真别太当真,也别想着能嘴动别人出来跟着你干,感情牌绝对是所有牌里面最不靠谱的。你说拿股权画饼?没拿到投资之前你觉得这种饼有什么说服力吗?十几岁的高中生都不吃这套了。
融资需求与股权分配。这一轮需要多少钱,出让的股权是多少,这部分后续会说得稍微详细点。
未来的项目规划。又是个画饼的环节,这里你要画的内容大概就是——融的那些钱你会花在什么地方,花多久,什么时候能够进下一轮,还要列一些阶段性的项目数据,虽然大家都知道万事多变,项目怎么可能100%跟着计划走呢……
最后别忘了附上你的联系方式。
在这部分最后补充2点:
第一,写BP的时候尽量把内容控制在15页以内,这样一方面便于阅读,另一方面也算是对自己归纳总结能力的展现。同时要多使用各种图表,例如使用柱状图和扇形图来说明市场的状况,用表格来介绍项目的结构,用流程图来展现项目的运转方式等等。
第二,尽量避开“以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这种类型的项目,因为如果这篇文章你看到这里了,说明你的背景和财力不足以打造一支足够强大的技术团队。AI领域毫无疑问是当今的风口,是风口就意味着做项目的团队多,想想其中有多少是所谓“海归精英团队”或者“985专家团队”的项目在找投资,何况之前说了,有一大堆独角兽和巨头公司都在拼技术赛道,普通人怎么跟人家比?所以尽量就是选择“AI+”的赛道去搞,就跟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在“商业模式”上做文章,比如什么“AI从业者社区”“基于XX的AI客服”之类的玩意儿。
基于XX的AI客服
二、团队
上一节里简单提了一下团队,在这里说详细一点。
首先,如果感情牌真的有用,是否建议找对方来全职创业?
不建议。假设感情牌真的有用,你真的能说动他人在没融到资的时候跟你一起出来自立门户,那说明你俩关系应该挺好的。但现在什么环境大家都懂,那些不太靠谱的公开的统计数据都已经绷不住了,你还拉人家来走一条一点儿不稳定的路,这样做良心会不会有点过不去?都这个年龄了,想必大部分都是有家要养有老人要顾。当然你要是觉得无所谓那也行,也许太在乎传统道德观,太讲所谓“良心”在当代确实难以成功创业。
其次,是否应该全职创业?
这条其实挺矛盾的,因为兼职创业确实非常不好拿投资,但全职创业意味着各种不稳定性的增加。
只能说具体看自己的条件来定,一方面是自身的财力,包括你手上的资产总量,资产的流动性,负债情况,额外的财富增量管道有多少等等;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兼职创业”伪装成“全职创业”了,很简单就是字面意思,一边拿着工资一边准备自立门户,只不过从各方面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又累压力又大。
第三,团队里“创始人”的职责。
创始人的职责大致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对产品的职责,一块是宏观上对整个公司的职责。
对产品的职责相对来说会细一点,但肯定不能特别细(事必躬亲基本不可能),你大致需要引导产品的这几个部分:
- 市场定位
- 商业策略
- 形象与主题
- 设计与迭代焦点
- 产品整体结构
宏观上的职责比较粗,但至关重要,并且拿到的融资额度越高,项目越往后走,规模越大,你就越需要关注这部分的职责,而“产品”方面的职责则逐渐开始被其他人分摊。你对整个项目的职责有以下两项:
- 找钱
- 找人
在还没拿到融资的时候,创始人的项目职责绝大部分指的就是“找钱”,在拿到融资之后还是要继续找钱,无论是寻求下一轮还是找大厂控股等等,反正只要你还坐在那个位置上,找钱的工作永不停歇。
找人。就是字面意思,有钱之后你得想办法搞一个靠谱一点的团队。具体什么叫靠谱?那可真没法细说了,识人、与人沟通这些全是又难又麻烦的事情,基本只能靠经验阅历去堆。能说的是,初创阶段什么CFO,CTO都不是刚需,首次融资之前=光杆司令,首次融资如果拿的少那很多事情还得靠外包。当然,如果你有个关系很铁的技术大牛,在你拿到首轮之后愿意入伙一起干的话确实也是不错的一件事,但真技术大牛基本都在大厂而且职务不低,说动他们的机会确实存在,就跟国足勇夺世界杯一样。
三、首轮融资的股权分配
预留员工期权池:10%
创始团队股权占比:75%以上,其中创始人自己占比应在50%以上
资方股权占比:5%-15%
大概就是这样。
四、关于“跑会”
这里主要指的是跑去参加各种创业活动,例如所谓的“创业分享会”和“交流会”。
老实说这类活动90%以上你都无法从中学到任何有实质意义的知识,但很多时候还是不得不抽空去参与。为什么呢?发展“人脉资源”嘛,如果这篇文章你看到了这里,那肯定有发展人脉资源的需求。具体怎么发展就看各位的社交能力了,这部分我特别薄弱,所以没东西可以分享……
“跑会”这部分有2点要补充的:
- 不管是什么人,组织的活动是什么,跟你接触第一次就要求收费的话,直接打住吧,对方可能会用“报名之后100%会对接投资人给你”之类的话来忽悠你,千万别上套,坚定地拒绝就行了。
- 普通人在首轮都没拿到的时候,参加的活动基本上不可能接触到真投资人(远远看几眼甚至打个招呼还是可能的,名片都很难拿到),撑死就是接触FA,当场有机构拍板签书面协议敲定投资的概率为0,不要抱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媒体编的童话故事别入脑,不管这家媒体是谁。
五、合同相关
这部分其实挺复杂的,各位在签合同的时候肯定还是要找法律和商业都懂的人帮忙看一下,这里只能提供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
第一,如果资方和你签了term sheet的话先别急着开香槟。这玩意儿并不是合同,只是一份所谓“意向性”的文件,没有任何约束力,签了之后你可以理解成“对方大概觉得我有那么一点利用价值”。你想想,如果在term sheet签下以后便到处宣传自己“顺利拿到投资了”,后来资方反悔,这脸打得可就疼了……江湖小道传闻——term sheet签了之后资方反悔的概率是50%,这些年估计还要朝上提一下。(其实签了合同之后借各种由头反悔的概率也有20%+ ^_^)
第二,如果合同里含有对赌性的条款,那建议放弃不签。嗯哼,你都看到这里了,那基本跟我一样只是个没什么背景的普通人,普通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风险承受能力差”+“快捷、有效、可被继承的社会资源少”,所以对赌性质的东西少碰,普通人的创业项目就算拿到了第一笔资金依旧是“九死一生”,你肯定懂我是什么意思。
第三,交割先决条件。这部分需要注意一下,大概内容是签完合同之后,资方把款项打入初创公司,但是在“签合同”到“打款”中间这段时间需要满足各种交割先决条件,其中大概会包括这么几项:
- 投委会的批准
- 资方对项目方做尽调,并且对尽调结果满意
- 资方根据尽调结果对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整改
第四,后续融资优先认购权。指的是如果公司未来进行除向员工发行期权和股份之外的增资,投资人有权按届时的持股比例购买相应股份。需要明确的是,投资人的优先认购权针对的是增发的所有股份还是一部分股份。通常的处理方法是——资方可以按照现有的持股比例进行认购,以保证他的持股比例不会遭到稀释。
第五,创始人的股份限制。也就是在交割之后,创始人N%的股份将在1年内悉数归属,剩余X%的股份将在之后Y年内按月等额分期归属和确权。上市或公司出售之前创始人不得处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经投资人同意的创始人股权转让,投资人有权以同等条件优先对第三方受让全部或部分股权,或者按持股比例和创始人一同向第三方出售股份。
这部分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方面:
- 限制创始人的股权归属,让你不能马上把全部的理论股权拿到手;
- 限制创始人的股权转让,在你向别家出售股权的时候自己也能顺利切入进来
说明一下,股权转让的限制是股权在完成归属和确权之后对创始人所做的限制。如果创始团队里有持股人在股权归属和确权完成之前就退场,那么一般会把未归属的那部分股权划入员工期权池。
创始人股权限制你可能不喜欢,但你必须接受,当然除了被动接受之外有2点是需要特别留意的:
- 留意股权归属年限开始计算的时间,是从公司建立开始计算还是从投资打款日开始计算。(后来想了下,这条的影响其实也就那样吧)
- 是否存在“股权锁定”。资方是否要求创始人在公司上市或出售之前,在未得到自己许可时出售自己的股份。
好了好了,这部分也就说这么多了,更多的各位只能结合实际情况去咨询专业人士了。
六、开工后的一些事
第一,工商注册。工商注册这部分可能会让一些人纠结,怎么说呢?因为资方的款项需要进入的是公司账户,也就是说公司不成立的话人家不会打款;但另一方面如果你在资金没到位的时候成立公司,那即便公司暂时搁置,每月还是要报税,每年还是要做年报,这都要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并且你还要有个办公地址,现在即便挂靠个虚拟地址也是要花钱的。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资方跟你签了正式合同以后,你再去做工商注册成立新公司,这样公司结构后续短时间内也不用进行变更,不过这么操作的话创始团队与资方就成了一种“合伙模式”,还要考虑到对方是否能够接受了。
最后补充2点:
- 工商注册工作尽量自己去跑,别看很多广告上写什么“免费代办注册公司”或者“N元代办成立公司”,最后办下来大概还是会需要收你一两千。广告你别信。
- 自己跑工商注册的时候注意好时间,首先去晚点就要排队,这是经常的事情;其次相关单位中午12点前会收工休息2点再开工,下午有的地方收工时间可能会比较早,所以各位安排好时间,别出现:早上11点20到了那里然后开始排队,12点还没轮到你办理但人家午休了,这样就白白浪费很多时间。
第二,办公场地。无论你是选孵化器、创业园还是传统的写字楼,记得货比三家多走走多看看多对比,价格和位置这两个因素是你在拿到第一笔投资之后的首要考虑。很多孵化器跟创业园会给画很多饼,其中表面上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对接资方”。我这么说吧,你要是在奥运会上拿了金牌,你们小区也会拿着个事情出去吹牛,但他们具体做了多少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当然也并非所有孵化器和创业园都只租场地不干事,也就90%以上是这样吧。当然创业园、孵化器也并非一无是处,公用且免费的会议室、投影仪、打印、复印、扫描等设备还挺实用的。
第三,招人。虽然拿到了第一笔投资,但还是处于缺钱的状态(尤其是那种第一笔投资几十万,还分五六批给的),招人这块怎么说呢?量力而为吧,最顶尖的一批人大概率看不上初创企业,具体怎么招人真的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通过面试跟试用期不仅要了解人家的业务能力和人品等方面,还可以预估出对方大概会在你的团队里留多久,这当然也是你需要考量的部分。
对于“技术”这方面,只能说如果第一轮融资额度不高的话,还是做好“打造技术团队”和“外包”之间的平衡吧。
第四,财务与社保。初期规模小的时候可以考虑选择把这些工作外包出去,涵盖了每月的报税、企业年报、账本制作等,之前合作过的那家财务公司每月收费大概是350元(坐标是杭州),合作期间并未出现任何问题,价格供各位做个参考。
当然,各种发票、单据、银行回单等做账材料都需要你自己保管好然后给到财务公司那边,所以在拿到第一笔钱正式开工以后,公司的开销每一笔都需要对应的单据,无论数额大小;另外就是最好专门匀一个空间出来放每个月的单据,这个“空间”你自己方便就好,可以是一层抽屉,也可以是标注好时间的信封或文件袋。
第五,采购。公司前期阶段采购工作能自己去做的就自己做。原因很简单,我这么问吧——你觉得是想虚开发票的人多呢?还是不想虚开发票的人多?所以采购这事儿尽量亲力亲为吧。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绝大多数都是我的个人观点,并不一定正确,希望能为有幸看到本文的人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感谢各位阅读。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