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1日,小米十周年,雷军开启了第一次的年度演讲——《一往无前》。
那年,Redmi完成接任小米极致性价比的初心,小米正式开始冲击高端市场,小米10系列口碑销量双丰收。
那场雷军年度演讲上,小米发布了小米10至尊纪念版,Redmi也发布了K30至尊纪念版,随后还将海外的小米10T带回国,升级为了Redmi K30S至尊纪念版。
可随后的2021年,高通骁龙旗舰SoC翻车,原本定位水桶的小米11系列数字旗舰上,最为核心的处理器却几乎成了唯一的短板。
尽管同年的Redmi K40标准版,让市场纷纷“真香”买单,但小米也只能押注在它身上“保命”。没有K40至尊版?得了,K40 Pro和K40 Pro+都拜骁龙888所赐,反响反而不如标准版呢,怎么还会有更好的选择给Redmi表现呢。
到了小米12上,本承载着走量重任的中杯,却玩起了相对小众一些的小屏战略,甚至12S也延续了下来。
市场一度摸不着头脑,友商更是狂喜庆祝:三千元档这个价位,小米不玩了?
那个男人,江湖人称“卢十瓦”,则躲在雷军隔壁的办公室窃喜:一切的答案,就在这部Redmi K50至尊版中。
开箱:实用主义环保,但标配120W大块头
拿到快递时,我对K50至尊的一切了解,仅有那些亦真亦假的江湖爆料。
看到包装盒,我卸下了戒备,甚至还有一丝不屑:
这白色K50宇宙祖传环保包装盒,侧面还能看到纸痕,也不怎么至尊啊。
顶部屏幕上方略凹陷一道细长条,听筒网状开孔也比K50更大一些,视觉上更明显了。黑边边框靠右的五分之一位置,藏着光线和距离传感器。
整机边框则同K50 (Pro)相对直角的边框打了差异化,还是塑料边框,回归到了类Redmi K40的圆润风格,四个R角处边框粗,中间处边框收窄变细。
正因为此,再加上直屏原因,边框和屏幕之间的塑料缓冲层,从左右侧看过去,视觉上对比直角边框机型会显得更大一些,但其实是圆润机身设计造成的观感不同罢了。
整圈边框都是磨砂质感,边缘做了类抛光的处理。但顶部和底部则是外圈磨砂质感,内圈做了反光处理,和K40、K50一脉相承。
左侧边框无任何开孔,右侧分别为一体的加减音量键和细长的电源键,侧边凸出式指纹没了、边框细了,电源键就不用再采用宽大的设计了,因此设计统一感更强了一些,乍一看和小米12S边框太像了。
按键手感反馈上和K50相似,略逊色于小米12 Pro。
顶部是红外遥控开孔、顶部麦克风开孔和5个顶部扬声器开孔,扬声器开孔并没有像K50 (Pro)一样细长,同样回归了K40那种圆孔。红外开孔则变成了小米12 Pro那样略细长的椭圆。
底部分别是SIM卡槽开孔、USB 2.0 Type-C接口、底部麦克风开孔和5个底部扬声器开孔,卡槽开孔和底部麦克风开孔不在一侧,不会再“误伤”捅错了。
我这台冰蓝色,开孔内部也做了浅蓝色的处理,三选二与或SIM卡槽,双面设计,有防水圈保护,卡槽内侧塑料为白色,装入手机后初看卡槽位置还不太习惯。
翻到背面,AG磨砂玻璃。整个背部设计,我既会心一笑,又有点哭笑不得,干脆用“有趣”二字形容吧。
左上角镜头模组部分,不用我说了吧,小米12系列混血前代K30S至尊纪念版的全金属设计,模组边缘做了金属抛光,十分精致。顶部一亿像素主摄镜头放在了正圆角矩形中,CD纹圆环包裹。
左侧往下分别是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200万像素微距镜头,模组右下是单色温闪光灯和后置光线感应器、Flicker传感器,模组上有熟悉的分割线和108MP(一亿像素)的标注。
机身背面左下角横置了Redmi Logo,这块当然没有小米12系列的凹凸处理精致,只做了反光。
整机8.6mm的厚度,正和小米12S Pro的素皮版几乎一样,202g的重量也几乎相当了,刚好在200g临界点上下,不轻不重。
但这直屏会略宽于12S Pro一些——这三围,叫它直屏青春版12S Pro,或者说是大屏直屏青春版的12S?
K50至尊版的外观设计,正符合其定位:虽然下放了小米12/12S系列的大体设计,但做工细节比K50有提升,又逊色小米12/12S系列一些,这刀法真可谓高端设计大众化。
屏幕:1.5K是妥协?更是不妥协!
K50至尊版这块6.67英寸柔性OLED直屏,分辨率为1220 x 2712,也就是小米宣传的1.5K,介于1080p和2K之间,像素密度达到了446 ppi,屏幕比例为20:9。
从官宣1.5K屏幕开始,就起了一定争议,有一部分朋友认为2K屏才清晰,但也有许多人还在用1080p屏幕的手机。
据调研显示,不少2K屏幕手机用户常设置分辨率为1080p,毕竟2K还是耗电。但不可否认,2K屏幕确实更清晰,观感更细腻。
确实,“我可以不用,你不能不给”的想法也有道理,可实际上,2K屏幕的手机设置为1080p分辨率,仍会比原生的1080p更耗电。
于是,小米在两者之间折中平衡,重金定制了一块“1.5K”屏,兼顾清晰度和续航,那实际观感究竟如何?
此前我日常使用的是2K屏幕的手机,但会日常打开“智能分辨率”的选项。提前拿到K50至尊版之初,还不知道用了1.5K屏,并没有察觉到明显异样。
但将2K、1.5K、1080p的OLED手机放在一起,认真仔细对比之后,我绝对不会否认2K的细腻,发表1.5K=2K这种反智言论,但我还是要说,1080p到1.5K是一个明显提升,但1.5K到2K是需要仔细看才能察觉的。
因此,于我而言,我是愿意取舍2K换1.5K,同时得到更好的功耗和发热体验的。
当然,你愣是喜欢2K,为什么不买小米12 Pro呢?
华星光电珍珠2.0或天马风车排列,两种不同国产供应商最新的类钻石排列。
最高120Hz刷新率,默认智能刷新率,支持手动设置60 Hz/120 Hz两档刷新率,测试发现留出了90Hz的档位。
最高480Hz触控采样率,实测达到了462Hz,十分接近,手速实在不能再快了。
这是一块12bit屏幕,屏幕色彩风格可选生动、鲜艳、原色和高级模式自定义,支持真彩显示。支持杜比视界、HLG、HDR10和HDR10+,支持广色域,做了色彩管理。
K50 (Pro)上缺失的AI大师画质引擎回归,AI智能场景优化、视频画质增强、MEMC动态画面补偿可同开,但超分辨率增强和MEMC不能同开。
360度前后双光感,官方称全局亮度达500 nits,HBM峰值亮度达900 nits,出门在外暂时没有专业仪器,大概测了下激发亮度,基本能达到宣传水准。
对这部机器一无所知的我,找遍设置项,没看到全程DC调光的防闪烁模式,心凉了半截。但高速拍摄测试了一下,发现了大招惊喜——1920 Hz高频PWM调光,全体起立!
之前科普过,大多手机低亮度下的低频PWM调光,对于部分眼睛敏感的人群,会加剧视疲劳,而不少OLED屏幕开启DC调光后,又会让屏幕显示效果打了折扣。高频PWM调光则可以让更好的显示效果共存,官方称通过了SGS低视觉疲劳认证。
息屏显示、护眼模式、深色模式,支持抬起亮屏和双击亮屏息屏,旗舰一样的功能设置,就不多说了。
除了不是参数党喜欢的2K,这确实是一块国产数一数二的旗舰屏幕。
性能:终于,骁龙8+ Gen1王者归来
前文提到,天下苦火龙888、火龙8 Gen1久矣,原以为仅仅加个Plus只是个牙膏版本,却没想到——它真的成了、稳了。
骁龙8+ Gen1采用了台积电4nm制程工艺,由1个3.2GHz X2超大核、3个2.8GHz A710大核、4个2.0GHz A510小核组成。
根据高通官方数据,这代在CPU性能提升10%、GPU频率提升10%的基础上,CPU、GPU功耗均降低了30%,SoC整体功耗降低了15%。
Geekbench 5单核1327,多核4388。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得分2748,Unlimited下得分2728。GFXBench测试成绩如下。
6400Mbps LPDDR5内存,支持3 GB内存扩展,默认开启,如果你是12 GB RAM机型,建议关闭。
UFS 3.1闪存,Androbench闪存测试,顺序读取速度为1960.19 MB/s,顺序写入为1494.29 MB/s,随机读取为345.74 MB/s,随机写入为483.61 MB/s。
RaptorMark闪存测试顺序读取速度为2203 MB/s,顺序写入为1961 MB/s,随机读取为587 MB/s,随机写入为248 MB/s。
安兔兔综合跑分测试1110502,轻松上110w。
60Hz + 飞行模式 + 最低亮度,普通模式下空载功耗平均约0.6W,性能模式CPU烤机功耗平均约6.7W,GPU烤机平均约7.2W。
这么猛,愣着干嘛,上原神啊!25度室温下特效全开、帧率60、关闭动态模糊。半小时平均帧率59.3,大多都在57~60上下波动,整机平均功耗5W,半个小时下来CPU温度也才到40度,能感觉到一定的温热,但已经彻底告别了发烫。
既然骁龙8+ Gen1这么猛,王者荣耀也为其开放了极高帧率+超高分辨率+极致画质同开。在此设置下,31分钟开两局,局内平均帧率118.5,SoC温度升温到37摄氏度,平均34.7摄氏度,整机平均功耗3.7W。
30分钟光明山脉,自定义1080p画质拉满,平均帧率58.3,最高温度39摄氏度,平均温度36摄氏度,整机平均功耗4.8W。
3725 mm² VC散热面积下做到这样的表现,骁龙8+ Gen1是真的站起来了。
网络支持上,支持Wi-Fi 6E,支持双WLAN加速。
蓝牙5.2,支持几乎所有编码协议。支持n1 / n3 / n5 / n8 / n28a / n38 / n40 / n41 / n77 / n78双模十个5G频段。
全功能NFC除了门卡模拟、交通卡和Mi Pay银联闪付,这次也支持了几乎是以往小米旗舰才有的eID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
快充续航:120W澎湃P1和5000mAh大电池一个不少
熟悉的120W、熟悉的澎湃P1、还有前面提到熟悉的MDY-12-ED充电头——我之前的判断不断得到印证:小米正通过自研的澎湃P1电源管理芯片大规模走量,摊薄P1的研发成本,甚至做到平均成本比采购第三方芯片更低,享受到自研红利。
官方宣传19分钟充到100%,实测17分钟左右便来到了100%,充电过程中有明显温升。
5000 mAh的电池使得日用续航亮屏来到了约6小时(自动亮度、刷新率、全程5G,拜小龙所赐),正常使用一天有余。
影像:三星一亿像素HM6主摄,小米影像大脑下放
Redmi K50至尊版搭载后置三摄像头,顶部广角主摄像头采用了108MP的三星S5KHM6,支持1x~10x数字变焦,支持OIS光学防抖。
下面依次是800万像素S5K4H7超广角,负责0.6x~1x。
200万像素格科微GC02M1微距,在微距模式启用。
前置摄像头是K50宇宙标配的2000万像素索尼IMX596。
我们来对比K50的IMX582看一下。
这组样张中,对比之下,K50整体画面更暗,“绿水”颜色太深,对岸的房屋细节也藏进了暗部不易看到,可视角度小了一圈,K50至尊锐化强了点,但更贴近肉眼观感,更讨喜眼球。
1.08亿像素HM6对比4800万像素IMX582,在解析力上依然有一定优势。
海报墙上,MIX Fold 2机身上的哈曼卡顿Logo在K50至尊的一亿像素下依然能辨认出,右侧“小米|徕卡联合研发”也能清晰可辨,但K50的4800万像素则吃力了不少。同时,在中间位置的诸多灯光下,K50至尊压制高光的能力要更好。
到了夜间,HM6的1/1.67 英寸大底、0.64 微米像素大小优势凸显出来,画面更加纯净,商场内复杂灯光压制得更好,能看到更多的室内细节。IMX582的K50则出现了灯光过曝,画面也更偏红。
录像后置支持最高4K @ 60 fps,前置升级到了支持最高1080p @ 60 fps。慢动作后置支持最高1080p @ 960 fps,支持前置慢动作。
这次,小米给Redmi K50至尊版下放了小米影像大脑的部分软件功能算法,CyberFocus万物追焦、运动抓拍,还有小米12S上的左滑拍照按钮连拍,在拍摄动物、孩子等活动的事物会更容易。
视频录制除了万物追焦,自动帧率、耳机返听和HDR10+录制也一并下放。
此外,这次相册中还支持长按图片离线AI文字提取,并不会上传到服务器识别,保护了隐私,虽然还达不到直接复制,但识别速度极快,这背后是一套强大的机器学习模型和识别算法作为支持。
系统细节:短焦屏下指纹能测心率,K50有的都有
出厂搭载基于Android 12的MIUI 13.0.2,本文测试基于该版本,最新的13.0.4加入120Hz全开,优化了系统稳定性、续航、相机成像、调度策略,理论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内置谷歌基础GMS服务开关,DRM Widevine为L1级认证。
音量条等处的高斯模糊动画也完全没有阉割,日常使用流畅度比骁龙8机型更好一些。
采用1012+1216立体声双扬声器,支持杜比全景声。没有3.5mm耳机插孔,Type-C接口支持模拟和数字音频输出,通过了Hi-Res Audio、Hi-Res Audio Wireless双小金标认证。
瑞声0809 X轴线性马达,达到5 ms极速启停。
K40全系缺失的屏幕指纹回归K50至尊版,汇顶但是是短焦,位置靠下,实际体验略逊色些。
不过Redmi还是给了点特殊对待:指纹位置支持心率测量,以及两个全新的“蝴蝶”指纹识别动画。
MIUI+ Beta版这次也到了正式版“设备互联”,还加入了小米全新的车机互联CarWith。
支持微信等应用通话录音。
无气压计,支持红外遥控。
总结:这,才是极致性价比的红米真至尊
Redmi K系列诞生以来,便一直在探索超大杯的版本应该怎么做:K30 Pro变焦版给了长焦,发现大家喜欢超级微距;K30至尊版被发哥坑了一下,芯片口碑不好,优化难度也很大;K30S至尊版临时回国救场,备货不足;K40 Pro+被火龙坑,又同Pro没做出太大差异化……
毕竟产品定位就是如此,卢伟冰称K50至尊版让团队放开束缚,不纠结,这话固然夸张了点,但更贴切的说,应该是这次,随着小米把中杯的12S做出了小屏差异化,K系列便有了上探而不打架的空间:Redmi K50至尊版大屏做工还行,小米12S则小巧精致;K50至尊版拍照够用,12S则徕卡影像;K50至尊1.5K直屏,12S则2K曲面……
作为消费者,K50至尊版给了我想要、需要的,这就足够了。我期待厂商之间有更激烈的竞争让我们受益,但……K50至尊版,现在不是一个能打的还没来吗?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