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袋外袋装牛奶》是一款心理恐怖的视觉小说游戏。
游戏在Steam上约10000篇用户评测中有95%以上的好评,因此推荐游玩。
我坐在金属栏杆上,晃动着双腿,不时望向脚下的深渊。而深渊本身也发出了冰冷而又愤怒的气音,回应了我的目光。这就是我们交流的方式,我们就像是老朋友一样。
-有时候,我觉得是这个世界假装自己已经陷入了疯狂。
-就好像,它想让我相信某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一样。
(这太奇怪了,你不觉得吗?)
本作为游戏《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牛奶袋中袋装牛奶)的续作。
游戏剧情紧接在《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的故事结束之后。
帮我买牛奶吧!
直到旁边响起一个声音。
是一位没有见过的小男孩,脸上还挂着诡异的表情。
不过,他们的对话并不顺利,只换来两副同样疑惑的面孔。
你要负责送我去商店,拒绝也没用,我没跟你开玩笑,再说了,这件事又不是我决定的,你以为我喜欢让你送我去吗?
自称“特列斯卡”的男孩喋喋不休地说着,似乎目中无人。
虽然女孩不想伤害他,但他看起来真的非常奇怪。
他一会开心、一会伤心、一会唠叨、一会安静,简直就像个疯子。
这种表现可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 。
BPD患者难以忍受独处,会采取各种行动应对或避免独处。
但出于对人际关系中的拒绝或批评的迹象过于敏感等原因,他们会做出慌乱的努力(如自我伤害等行为)来传达自己痛苦,以此让其他人挽救和照顾他们。
此外,BPD患者也常患有其它障碍,如抑郁症、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可惜,答案或许并不唯一,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注意他人的精神状况,更重要的是,关注自身的精神状况。
第五十步:往后退一步,让你的脚刚好踩进自己留下的脚印里。
——游戏《牛奶袋中袋装牛奶》
去商店的路上还算顺利,但特列斯卡有时会突然停下来,倒退几步,认真盯着脚下的地面。
于是,通往商店的路在他们脚下不断延长。
“我们还剩20分钟就要关门了!”商店告示牌这样写着。
这样标注营业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换一个告示牌?这太奇怪了,你不觉得吗?
是的,部分精神疾病会影响认知功能,因此,这样一个荒诞的梦境得以诞生并继续下去。
然后,女孩与特列斯卡走过一排又一排相同的货架,才发觉他们在商店中迷路了。
特列斯卡甩开女孩的手,似乎想要向面前的陌生人问路。
但他最后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盯着那位客人的眼睛。
《牛奶袋中袋装牛奶》的“什么?哦!”
客人一脸不屑与反感,让女孩带走特列斯卡。
特列斯卡边走边望着客人,张着嘴巴、瞪着眼睛,还浑身发抖。
这种表现是惊恐发作 (Panic Attacks) 。
惊恐发作会导致患者突然出现强烈恐惧或不适,包括躯体(如胸部疼痛、窒息感、心悸等)和精神(如害怕、非真实感等)两方面症状。
许多惊恐障碍患者也有抑郁症状。
惊恐发作的症状常常在十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几分钟就开始消失。
但由于惊恐发作缺少明显的原因,所以患者会产生预期性焦虑,并会尽量回避与既往惊恐发作关联起来的情境。
我……我好害怕啊……!不,不要,我不要再听到了!
片刻之后,他冷静下来了,却因为“害怕”和“不理解”而像是疯了一样大喊大叫。
女孩不明白他的行为因何而起,就像特列斯卡不明白吵到其他人是不对的。
特列斯卡猛地推开女孩,自己跑掉了。
女孩找到特列斯卡时,他站在收银台前,盯着他自己的脚,还时不时抽几下鼻子。
一袋牛奶划分了他与收银员,却仿佛划分了两个世界。
收银员看到女孩,强硬地要求女孩为牛奶付钱,并为特列斯卡所“浪费”的时间支付等候费,只因他和其他人认为特列斯卡是一个“笨蛋”。
这段故事表现出社会对精神疾病认知不足,并对其患者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歧视。
这些偏见为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使得他们恐惧治疗,并拒绝治疗。
你甚至都没有尝试去理解
结局“你不会明白的”是对前作《牛奶袋中袋装牛奶》的改编及扩展。
前作中的女孩被换成了特列斯卡,前作中的“我”被换成了女孩。
因此,本作此结局中的女孩就像“正常人”一样思维清晰且行为合理,而特列斯卡变成了“不正常”的那个。
女孩难以理解特列斯卡,正如“健康”的人难以理解精神疾病患者。
精神疾病需要持续而规范的治疗。
人们不应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患者以及患者的朋友、亲人等,而是应该理解并帮助他们,从而促使他们康复。
游戏也借助了特列斯卡的“你根本没有帮到我”来表现这种社会对精神疾病缺乏认知的现象。
—————————————
结局二:我们是朋友吗
此节内容:偏执型人格障碍 (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PPD)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元游戏 (Meta-Game)
你好,感谢选择我们的披萨店!
这个地方什么都没有。不过我觉得这样既不好,也不坏。
我总是感觉自己很孤独,但我又觉得自己没那么孤独。因为我脑子里有好多的想法,我可以随时拿他们来解闷。
请问你想点什么披萨呢?
我可以用脑子里的想法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那里很安全,不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所以相对的,也不会有好事发生。
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有个特别优惠活动,披萨买二送一!
我在这里根本就是浪费时间。不是我在填补空虚,而是我本身就是它的一部分。于是,我连最后一丝得救的希望也没了。
新客户还有折扣的,您可以在个人账户页面上找到具体内容!
这个地方什么都没有。不过我觉得这样既不好,也不坏。
我在这连一扇门都找不到,不过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要是真有一扇门的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请问,您准备好要点单了吗?
我感觉根本就没人帮我。这些人都该感到羞耻才对。
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有个特别优惠活动,披萨买二送一!
我不想承认,但是我真的好孤独。
孤独。
孤独,却又无法改变。
啊,我什么都看不见。
我根本就不在乎这里空不空虚,你听到了吗?!我觉得这样既不好也不坏!
——会话超时,请重新加载页面——
wdym I'm being ignored?
女孩前往了披萨店。
就像结局“你不会明白的”中的特列斯卡一样,无数声音从她脑中响起,几乎将她击碎。
最终,她只能呆呆地站在原地,盯着自己的手机。
“请问,您准备好要点单了吗?”
我根本就不在乎这里空不空虚,你听到了吗?!我觉得这样既不好也不坏!
这种表现可能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PPD) 。
PPD患者怀疑其他人正计划利用、欺骗或伤害他们,尽管缺少证据,但他们坚持自己的怀疑和想法。
通常,PPD患者会对自我评价过高,体验到自己过分重要,受到质疑时会变得冲动好斗,看起来自我意识过剩。
在此结局中,女孩拿着手机,同时玩家的屏幕上也不断弹出几乎相同的信息,可以猜测是女孩在对他人发送这样的消息。
只可惜,就像玩家此时无法回应一样,游戏中也没有任何人回应女孩,她忽视了店员,也被他人忽视。
另外,这种高度重复的想法,通常会被诊断为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
OCD患者可能存在强迫观念——反复出现一些想法、画面或冲动,也可能存在强迫行为——反复洗涤或清洁、检查多次、计数等,或两者兼有。即使患者并不想这样。
啊,我什么都看不见。
会话超时,请重新加载页面。
女孩没有从屏幕上得到任何回答,正如玩家的屏幕也出现了片刻漆黑。
“会话超时,请重新加载页面”可以认为是女孩与他人的会话超时,也可以认为是这场游戏结束,需要重新加载。
这种打破第四面墙、关于游戏的游戏,就是元游戏 (Meta-Game) 。
以游戏《疯狂游戏大亨2》 (Mad Games Tycoon 2) 为例。
在1976年创办自己的游戏开发工作室。建造您自己的办公室、生产设施和服务器机房。开发您梦寐以求的游戏,生产下一代游戏机……
该游戏的开发商Eggcode创造了一款游戏,其涉及的玩法就是游戏,那么这就是“关于游戏的游戏”。
另外,在游戏《牛奶袋外袋装牛奶》中“会话超时,请重新加载页面”这种利用超出游戏的因素对游戏本身施加影响的现象,也在元游戏 (Meta-Game) 的含义中。
—————————————
结局三:有人吗?
此节内容:求救、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女孩在冰冷的地板上醒来,环顾四周,却只看见光秃秃的墙壁和一扇门。
门后传来模模糊糊、令人不安的的声音。
锁孔透着幽蓝的光,本就狭小的房间更显狭小,沉闷,如同置身于深井之中。
突然,门边传来一声咆哮,不似人类的声音。
它逐渐清晰、更加响亮,是什么在接近这里吗?
咆哮声变得令人无法忍受,却又慢慢后退、消散。
天花板也嘎吱作响,加速上升,消失在一片黑暗中,房间变得更加阴冷黑暗。
女孩发疯般的在几堵墙之间跑来跑去,那些墙却离她越来越远。
最后,她独自站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只有那扇门凝视着她。
她别无选择,向门伸出了手,门也逃走了……
害怕最后一切都在寂静中落幕,害怕现实世界被扭曲的想象取而代之。
不,不,不,不,不……
门那边传来问候,给予女孩希望,她奋力前行,却摔得血肉模糊,她大喊着“有、有人吗,救救我……!”
门那边的声音关心着女孩,但女孩无法回答,只能奔跑着,回以粗重的喘息。
又过了几个小时,距离,还差一点点……
女孩抓到了门把手,发出质问:“我好害怕啊,你为什么什么都不做?”
门那边却传来声音——“你吓到我了!滚开……!”
她抓紧门把手,猛地打开了门!
明亮的光线刺痛了她的双眼。
无边无际的田野,没有一颗星星的晴朗夜空,一轮苍白的月。
远处传来回音,“哦—哦–哦—哦……!”
它不断逼近,女孩紧张地问候它。
接着,它变为响亮而痛苦的尖叫与嚎哭。
是远处茂密草丛中的一个黑色剪影。
它没有回应,只是发出破碎而又含糊的声音。是尖叫吗?是耳语和喘息声……
女孩失望地转身离开,却发现黑色剪影与她的距离并未改变。
恐慌和恐惧在女孩心中升起,她跑了起来——那个剪影在追她。
你为什么什么都不做?
“哦—哦–哦—哦……!”
恐怖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诉说着:“你知不知道,我真的很害怕啊!为什么你什么都不做呢?”
随后,剪影向女孩飘来,女孩被困于恐惧之中。
她用颤抖的声音回应:“你、你吓到我了!滚开……!”
粘稠又寒冷的黑暗吞噬了整片田野和夜空。
女孩在冰冷的地板上醒来,环顾四周,只有光秃秃的墙壁和一扇门……
结局“有人吗?”是一个闭环的故事。
从冰冷空旷的房间中醒来,向门求助,追逐微不足道但温暖的问候,发出逐微不足道但温暖的问候,拒绝帮助,最后,再从冰冷空旷的房间中醒来。
这样的故事描述出女孩所经历的一切,以及她所追逐、所需要的东西。
先是严重却未能治愈的心理创伤,接着,是社会资源的匮乏,生活压力的巨大,最后,再加上滥用药物和拒绝服药这样极端冲动冒险的行为……一切都让她反复纠结与权衡。
由于创伤和压力,她将外界视若猛兽,以“咆哮”形容他人的声音。
她感到一切都弃她而去,却又留下了她自己,独自一人,与无尽的黑暗抗衡。
但她同时又希望有人能够拯救她,因此她不顾危险追逐那扇门——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
视角一转,女孩推开门来到外界,看到了正在求救的自己——黑色剪影。
正如女孩不理解并恐惧着黑色剪影,外界也不理解并恐惧着女孩……
do I really need someone?
女孩思考过、挣扎过,行为也变得不同寻常,强烈的心理冲突影响了她的一切。
她求救,却被淹没。
经文循环往复,犹如朝圣者的双眼离不开故土,犹如临终者不忍离世。
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是冲动,而是痛苦的思考与挣扎,是极致的绝望所催生的艰难决策。
懂得倾听,学会理解,人们可以寻求帮助并治疗自己,从而发掘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结局四:向下望了一眼
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结局,非常激动,也非常荣幸,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互联网分享给“你”。
此节内容:虚无主义 (nihilism) 、歌剧《沃采克》、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
巨大的圆柱拔地而起,细长的金属楼梯紧紧缠绕在它的身周。
向上、向上……最终,一切都消失在黑暗之中。
冰冷的墙壁,漫无边际的黑与白……它们通往何方?向上,亦或向下?
十亿斤的混凝土和一百万公里的空寂……
理性在瞬间蒸发,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恐惧。
身体会化为尘土,心灵会融化,即使是存在,也会消失。
一切都毫无意义。
这是虚无主义 (nihilism) 。
它由nihil(来自拉丁语,意为无或者空)和ism(主义)组成,是一种以“nihil”为原则的主义。
当道德,认识论,宇宙论虚无主义这几个放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最终会变成、融合成第五种虚无主义,即存在主义虚无主义。
——唐纳德·A·克罗斯比《荒诞的幽灵:现代虚无主义的根源与批判》
存在主义虚无主义者认为人类的存在是荒谬的、没有意义的,同时,他们也认为人类的生活缺少意义,以及人类缺乏存在的理由。
这是现实中最常用的虚无主义的意义,即“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但克罗斯比还认为,理性推导必然深入怀疑论,怀疑论必然导致虚无主义,因此,人对任何事物的诘问才是虚无主义的本质。
尼采亦是如此,他所谓的虚无主义,是重估一切价值,摧毁旧价值,为新价值开辟空间的追求。
因此,虚无主义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对一种价值与体系的毁灭。
是女孩的身体在颤抖吗?
不,是她周围的空间在颤抖,它们迫不及待,想要彻底摧毁她。
一股非人的力量将她的思想撕成了碎片,一连串随意组合的话语抑制了她的思绪。
在那里,在世界的尽头,有一个人在微笑。这个世界依然存在,然而构成它的一切既存在也不存在。
女孩想要竖起思维的屏障,想要夺回自己的意志,却毫无作用。
数以百计的巨型混凝土圆柱蔓延开来,绵延不绝。
非人类的力量低语着,控制着她的头脑,她的腿也开始擅自行动。
人们发现沃采克手上有血。他跑开了,孟德尔出现了。除了隐藏的优雅,以及那种过了头的文雅之外,他身上一点人味也没有。他走向了舞台中央。第一幕开演了。
歌剧《沃采克》由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根据毕希纳原剧编剧并谱曲,是第一部用无调性音乐写成的歌剧。
通过精神疾病患者沃采克,描述人类的仇恨、痛苦、欲望……展现出一个黑暗却又真实的病态社会。
初次聆听,只会感到阴森与诡异,但细细品味,却可以捕捉到恐惧与绝望。
不过,结合第一次大战的时代背景,《沃采克》真正想表现的,或许是浪潮之下只能随波逐流、难以掌控自身命运的普通人。
你注意到人们是怎么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的时候,你注视着镜子里的自己,意识到那个倒影也是真实存在的。你知道它到底是如何存在的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创造了欧洲现代性文明终结的开端,使人们异化了他们自己,使人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
归宿感也随着新秩序、新世界的到来而消失,个体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这一切,于是,存在主义应运而生。
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 是一个广泛的哲学流派,也有很多类型,但总体而言,都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以人为中心。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让-保罗·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灵魂和道德是人在生存中创造的,因此,人拥有选择的自由。
萨特还认为,神或其它任何预先定义的规则都不存在,他反对这种人生中的“阻力”,因为它们影响了人的自由选择。
但萨特也提出了“他人即地狱”。
每个人的自由都可能影响到他人的自由,他人的选择就成为了选择的最大问题。
所以,每个人的选择都是自由的,但与此同时,每个人都对自己选择后的结果有无法逃避的责任。
不属于女孩的想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混乱。
大脑中属于她自己的空间却变得越来越少。
你可以试着创造某种意象,让它给你慢慢灌输一种“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感觉。然后时间长了呢,它就会在你的内心创造出一种新的秩序。
女孩决定向下,向下……
存在也湮灭其中。
—————————————
结局五:一切都很好
此节内容:特异性恐惧障碍 (Specific Phobia)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女孩似乎回归了正常生活。
但她担心自己去学校的第一天就被贴上标签,于是,她照了镜子。
is it me?
为什么我的脸总是看起来这么奇怪?
镜子中的她令人害怕,或许就连她自己也会感到恐惧。
对某种特定的东西产生恐惧,需要回避或痛苦地忍受它们,并且它们有时还会导致惊恐发作,这是特异性恐惧障碍 (Specific Phobia) 。
常见的恐高症、动物恐惧症、雷电恐惧症就属于特异性恐惧障碍。
害怕镜子的镜子恐惧症亦是如此。
逃避镜子,害怕认知自我,恐惧自我暴露,从而自我封闭。
但镜子恐惧症可不会改变镜中世界。
诡异的景象可能是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产生的幻觉。
患者症状多样,包括行为怪异、言语瓦解、情感平淡、寡言少语、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进行回忆。
同时,该疾病会对正常功能进行扭曲。
“你还是怕得不敢说吗?”当然!它们都在听着呢!
患者可能会产生妄想,对个人认知或经历错解并对此坚信不疑。比如,认为自己被人跟踪或监视,认为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患者也可能看到、闻到或躯体感觉到实际不存在的东西,这是产生了幻觉。
好的,妈妈。
只有约 15%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像发病之前那样正常发挥功能。
由于多种因素,再加上患者常抗拒服药,或因副作用而停药,该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复发率高。
因此,结局“一切都很好”注定只能是一个悲剧。
尽早检测和尽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指导原则,所以,如感到不适,请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
女孩坐在地板上,面对电脑屏幕。
我明白,在我按下关机的一瞬间,那些朋友就全都消失了。
关机?黑漆漆的电子屏幕上,印出的是自己的脸。
如果她是萤火虫,或许会嫉妒电风扇,扇叶本可以带它自己起飞。
ps:关于萤火虫,请传送至抑郁症,网络暴力,认识你自己——《牛奶袋外袋装牛奶》解读考据
可惜,电线和笼子一样的罩,使电风扇困住了它自己。
就像女孩用她的躯壳困住了她自己。
I heard someone
困住自己,如“牛奶袋中袋装牛奶”般荒谬。
然而,在她的躯壳之外,她依旧作为她而存活,就像是“牛奶袋外袋装牛奶”。
你也是,就算周围什么都没有,也依然存在于此。
毕竟,这个世界其实什么都有。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