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科普的是9种人格障碍倾向。
三、表演型人格
特征:情感肤浅、易受暗示、寻求注意、过分关注自己、内心容易戏剧化。
这类人格者情感脆弱、易波动,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幻想,以想象代替现实,受情绪支配,不习惯于理性思维,热衷表现自己,喜欢做作,总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想要得到别人的夸赞,他们有较好的表演才能和感染力,有人戏称他们为“表演家”。他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也很容易被利用。
四、情绪不稳定型人格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边缘型人格特征:自我心理功能不稳定,生活极度空虚,会疯狂购物和暴饮暴食,常有紧张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竭力避免被抛弃的恐惧,具有反复的自残和威胁行为。
冲动型人格特征:情绪易激怒,易躁狂,具有不稳定和反复无常的心境,稍不如意就暴怒,有时候出现高焦虑、高激动和高敏感的现象,行为有不可预测性和不考虑后果的倾向。这类人格者对自己的一些困难常常估计过高,对身体的一些不适过于关心。他们在面临某种特殊处境时容易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缺乏自信和精力,难以独立解决问题,如果遭受挫折则容易自暴自弃,轻易地出现自残或伤害他人的行为,因此,他们有盲目乞求帮助而自愿从属于别人的心理,容易响应某些观点并被煽动,他们会在暗示下轻易答应别人的要求。
五、自恋型人格
特征:幻想成功和权力、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过分需要他人赏识、自带优越感、总认为他人嫉妒自己、过于自负与自大。
这类人格者以自我为中心,极端的自我重视,愿意听别人的赞美之词,自我评价甚高。他们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目标,很容易在各方面遭受失败。他们对别人的才能和幸福容易产生嫉妒,有一种“我不好过,也不让你好过”的心理意识,这种类型的人和别人相处时,很少能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因此,他们常常人际关系紧张,容易产生“孤芳自赏”的情绪。当他们在某个团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时,便会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了,满足于肤浅的优越感和虚荣心的需要。
六、反社会型人格
特征:冷酷无情、人际关系短暂而不良、不负责任、冲动和易被激怒、毫无愧疚感、没有责任心。
这种类型人格者具有情绪爆发性、行为冲动性、对人冷酷性,缺乏羞愧和毫无悔改之心的特点,他们不顾社会道德、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经常出现反社会行为,并且失败了从不会在挫折中吸取教训,这类人格者的反社会倾向和一些邪教团体的反社会性不谋而合,他们从中找到共鸣,其反社会行为也会因鼓励而得到扩张。他们不要亲情,不要父母和子女,有地不种,有工不做,吃着社会,用着社会,却一点儿也不愿意为社会尽义务。他们为了自己,可以残忍地伤害阻碍自己的亲人。
七、依赖型人格
特征:意志薄弱,过分依靠或屈从于别人,不愿意或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总是担忧自己的一切,遇到事情时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这类人格者常常感到软弱无助,心理自卑,缺乏自信。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够驾驭自己的生活,自愿顺从于别人的意志,任凭别人控制,当某种亲密关系终结时则有一种被毁灭感。有些人在遇到需要自己拿主意的时候显得软弱和缺乏自主性,需要一个权威来依靠,这种人也是最容易成为恋爱脑和被PUA的,伴侣很容易成为他们的依靠。因为有依赖和胆怯的特征,所以他们不敢惹怒自己的伴侣,会顺从伴侣的要求。
八、回避型人格
特征:有紧张感,感到社会地位低下,总认为会遭到拒绝,回避与人接触、回避危险场合和回避社交活动。
这类人格者容易自我怀疑,有小心谨慎和持续泛化的紧张、忧虑和自卑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夸大潜在的危险,当面临问题时就采取回避的态度。他们的交往十分有限,当无助时就会在头脑里幻想出一个形象来安慰自己。另一方面,他们又强烈地渴望被人接纳,希望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的心理活动在退缩和渴望之间游离这。有些PUA在早期营造了一个有亲和力温柔的乐于助人的人设,对这类人格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容易就沉沦其中。
九、强迫型人格
特征:专注于细节和规则、过分认真和犹豫不决、做事情僵化和固执、过分关注某件事或问题、过于被规定所束缚、过于疑虑和谨慎。
这类人格者具有秩序性、固执性和节俭性,他们的行为循规蹈矩,不懂变通,对于突然到来的事情显得不知所措,常常不能有效适应生活的变化。他们对新事物接受缓慢,给人以刻板、没有活力的印象。他们考虑的问题过多,对自己做的事情总感觉没有把握,总以为没有达到要求,因此心里总是笼罩着一种不安全感,经常处于莫名其妙的紧张和焦虑之中。
还有一些人具有宗教亲和的人格倾向,他们有宗教情怀,宗教热忱比较高,心理有敬畏“神”的意识,相信有来世,相信“神灵”存在,相信有超自然的能量。他们生活在信仰之中,对信仰虔诚,对现实生活悲观抑郁和服从性强,因而容易附和“世界末日”观点。当他们在现实世界找不到心理平衡的坐标时,就会期望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赐福,心灵深处就会产生一种寻找“天堂”的意向。
还有一类人具有理想主义的人格倾向,他们对现实社会有较高的期望并追求完美,对所出现的种种消极和丑恶现象,缺乏客观冷静的分析,也缺乏足够的心理调适手段,因而产生了对现状的不适感、不满和厌弃感,他们期待一种美好的社会环境。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人,往往是追求动机高尚而人格幼稚,经常怀揣着“救世心理”。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