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在位于开远市的红河电厂扩建项目接入配套电网工程220千伏吉安变电站内,全身银白色的人形机器人收到指令后,灵巧完成接地螺栓紧固及高空引流线间隔棒安装作业。这是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全国首次将人形机器人应用到电网基建领域。

目前,红河供电局已与多家科技公司合作,提供全流程全场景的测试应用,推动“机器人 +”不断优化迭代。在220千伏可邑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人形机器人背上工具包,握住张力机上的控制手柄协助人工开展放线工作。

4月19日02时33分,红河电厂扩建项目接入配套电网工程全面竣工投运。红河电厂扩建项目是云南省“十四五”新增480万千瓦煤电和“重中之重”项目,也是全球首家核准、首家开工、首家并网发电的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入选国家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清单。
该工程总投资9600余万元,新建2条220千伏线路共40.9千米,改造1条110千伏线路2.84千米,新建220千伏变电间隔2个,实现红河电厂扩建项目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通过220千伏红能线、吉能线分别输送到500千伏红河变电站和220千伏吉安变电站。
配套电网工程自2024年9月开工以来,红河供电局采用多区段协同作战、机械化施工,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建模技术,探索应用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方式推进项目建设。

另据云南网报道,3月19日,南方电网云南电科院首次将宇树人形机器人应用于电力设备智能运维。
在云南电科院智慧园区配电室,全身银白色、亮着蓝光的人形机器人接到指令后,可灵活操控特高频超声波局部放电在线检测仪,精准检测低压配电柜的局部放电情况。同时,在云南电网交直流超高压试验大厅,它还能按照电力安全规程,熟练地悬挂接地线,动作规范利落,降低了人工高危作业风险。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