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下一期给大家讲一讲动物训练,对于狗来说可能会比猫猫更容易,但是原理基本是一致的,即:正向反馈+重复=条件反射
这一期给大家先讲个下午茶故事,了解原理的同时开心一下
说到条件反射,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生物学大师:巴普洛夫。巴普洛夫的狗和薛定谔的猫被称为为科学界做出最大贡献的两只动物。不过薛定谔的猫是虚构的,而巴普洛夫则实实在在用了不少狗完成了他的实验。今天我们就先通过巴普洛夫的实验来看看我们怎么训练自己的猫猫或狗狗
巴普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又译帕夫洛夫,是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在神经生理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和信号学说,获得190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巴普洛夫的实验中,他最大的兴趣就是每天准时喂狗和观察狗,给自己和狗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到最后不知是狗对他养成的习惯还是他对狗养成的习惯
口水实验内容为:巴普洛夫在研究消化实验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口水分泌),就是狗对于食物的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将狗绑在实验台上,有导管和狗的唾液腺相连,对其口水分泌情况进行计量。并且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喂狗,在喂狗前给予摇铃提醒,久而久之,狗就算看不到食物,听到摇铃声时也会分泌口水。这表明铃声和狗分泌唾液之间形成了联结,分泌唾液是对于铃声的一种条件反射。一个是原有的中性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就会使动物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所以诞生了一个笑话:巴普洛夫来到酒吧,点了一杯酒。酒好了,酒保按了一下铃。巴普洛夫一拍大腿,玛德,忘了喂狗了!
也不知道谁在训练谁
所以有没有可能,我们的宠物也在训练我们自己
除了狗,巴普洛夫还不满足,他想用人来做实验,所以他选择了他的弟弟:尼古拉
1903年春天,巴甫洛夫与父母、弟弟一起参加午宴。此时他已是著名的生理学家,而他的弟弟尼古拉是个失业的帽子设计师,对他的嫉妒逐渐演变成赤裸裸的厌恶。巴甫洛夫说起自己正在对狗进行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实验,却被尼古拉喝汤的“呼噜”声打断,于是恶狠狠地把“狗”说成“脏狗”。没等他说完实验计划,妈妈插嘴道:“你与其跟那些混蛋一起研究,还不如跟你弟弟合作,他最馋了,谁的口水也没他多!”巴甫洛夫断然拒绝,妈妈生气了,“你弟弟待在家里快发霉了,你却把工作机会留给脏狗!”爸爸也在一旁帮腔,“我觉得这主意不错,你们还能顺便培养一下感情。”
巴甫洛夫只好妥协,但从踏入实验室那刻起,冷空气便在他们的周围蔓延,吓得助手不敢说话。尼古拉不甘心被当作“小白鼠”,而在巴甫洛夫眼里,他连狗都不如。讨论选什么食物作为实验的辅助材料时,他们再次争吵起来。尼古拉说:“除了上好的鱼子酱,其余食物都不能让我立刻流口水。”巴甫洛夫快气炸了,“科学研究是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是为了赚钱,我都吃不起鱼子酱,怎能用如此贵重的食物喂‘狗’?”大闹几天后,鱼子酱飞出实验室,取而代之的是面包片。
实验开始的前两天,巴甫洛夫一次又一次地摇响铃铛,然后给尼古拉一盘面包片。他在笔记中写道:“尼古拉像屁股上的脓包那样惹人讨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分泌唾液的反射非常灵敏,是个合格的实验品。”但在第三天,意外发生了。巴甫洛夫像往常那样摇响铃铛,却没拿出面包片,尼古拉没流口水,而是抡圆胳膊,打得他鼻血长流。
巴甫洛夫被送进医院,妈妈前来看望,丝毫没有同情的意思,还反复质问:“你在搞什么混蛋实验,明明摇响铃铛却不给尼古拉食物。你知道,他一饿就像个疯子!”
巴甫洛夫忍气吞声地养伤,尼古拉却没闲着。他流连于圣彼得堡的各个酒吧、咖啡屋,随便逮着一个人就吹嘘自己进行的实验有多奇妙。他的名声逐渐传开,还接受了《圣彼得德堡日报》的采访,神气活现地说:“我是这个实验的主导者,巴甫洛夫只是我的书记员。当我认真地流口水时,他就知道在一旁傻呵呵地摇铃铛。”读了这篇报道,巴甫洛夫再也忍不下去,顶着打过石膏的鼻子重新回到实验室。
巴甫洛夫找了一只公牧羊犬来代替尼古拉,实验室终于安静了,兄弟俩也再没说过话。
后来,巴甫洛夫的实验大获成功,条件反射理论享誉国际。在获得诺贝尔奖的致谢辞中,他真诚地感谢了上帝、助手,还有那只牧羊犬,却没提及尼古拉。
巴普洛夫很忙,忙着死亡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