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许先哲老师创作的《刺客信条:王朝》漫画全本完结了(《镖人》粉丝:好耶!)。但是,中国刺客的故事并没有结束,《王朝》里相关人物的设定也成功地引起了我的兴趣。今天,我就想和各位朋友聊一聊有关《王朝》主人公李萼的那些事。(以下内容含有大量剧透,请谨慎阅读)
综合这两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年轻的李萼不仅具有高明的军事战略眼光,还拥有出色的游说才能(比如善用激将法、欲情故纵等游说策略)。只可惜,由于相应文献史料的匮乏(或者干脆说是史家的偏好),我们并不了解李萼此前的成长轨迹,对于他在借兵后的具体作为也是不得而知。
当然,正如刺客信条系列一以贯之的“虚实相间”叙事艺术传统(“历史是我们的游乐场”),史书的大量留白恰恰为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在了解了正史上作为使臣的“清河客”之后,我们不妨再来看看身为无形者的李萼的生平。
《刺客信条:王朝》里的李萼故事线梳理以及随想
由于《王朝》大量使用了插叙手法,加上刺客信条维基中的“李萼”词条久未更新且缺乏汉化,我决定自己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李萼的故事线。
被遗忘的战争,孤独的幸存者
李萼是河北道清河郡人,出生于开元十八年,即公元730年。
这一年,吐蕃遣使求和,护蜜(在今天巴基斯坦的北部)国王罗真檀来朝,东、西突厥也同时入贡,大唐的形势可谓蒸蒸日上。当时没有人能预想到,仅仅在二十五年后,唐朝的国运就会由盛转衰。
与崇文抑武的宋朝不同,唐朝崇尚武德,像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就留下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诗篇。因此,在请颜季明代笔的信中提到自己是“一介白丁,才疏学浅,仅是勉强识字而已”的李萼,并没有像颜真卿那样走科举道路或是像颜杲卿那样因恩荫而做官,更不可能像李白那样因贵人(玄宗之妹玉真公主)推荐而被征召,而是选择了唐朝男儿最常见的另一条报效国家的道路——当兵。
公元751年,怛罗斯之战爆发,这是唐朝与阿拔斯王朝(因为尚黑也被唐人称为“黑衣大食”)这两大超级帝国之间最大规模的交锋,因为战争的结果对双方的影响都不具有决定性,因此它也被后世称为“被遗忘的战争”。指挥这场战争的唐军将领正是四年后在潼关被枉杀的安西节度高仙芝,而二十一岁的李萼当时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第七军第十五队,已经成长为一位技术精湛的弩手。
双方激战良久,胜负难分。但是第五日,唐朝盟友葛逻禄部突然反叛,与大食军一起夹攻唐军,导致三万唐军死伤惨重,只有千余人逃脱。高仙芝撤军时,李萼自愿与残余骁勇一起断后并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本以为必死的他被大漠里的“无形者“(刺客兄弟会的前身)所救(在给高仙芝的信中,李萼称他们为“西域善人”),并因道路被敌军阻隔而滞留在大漠深处,成为了他们的一员。
大漠无形者的成员来自不同地方,有栗特人,有大食人,有天竺人,吐火罗人,也有像阿莲娜这样不愿透露自己来历的人(其实从口音可以得知她是波斯人)。尽管来自五湖四海,这些无形者们都秉持着共同的理念——对抗屠夫哈里发(即阿拔斯王朝的首任哈里发艾布·阿拔斯)和他的走狗,守护大漠的和平。他们接纳了李萼这位“唐家子”,不仅教会他诸如信仰之跃一类的刺客技能,还向他传授了无形者的信条,比如“万物皆虚,万事皆允”的世界观,比如“绝不伤及无辜、绝不暴露行踪”等“刺客三信条”。
这里有一处细节,与初代游戏中大部分刺客保留了左手无名指类似,大漠无形者也大都手指完好,表明切无名指可能是专属于高阶刺客的“殊荣”(比如阿泰尔)
在与无形者相处的日子里,李萼不仅完成了由兵士到刺客的身份转变,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对于李萼而言,阿莲娜不仅是救命恩人和良师益友,也是他的“意中人”,教他倾听百姓们“微弱的声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屠夫哈里发精心组织的一场围攻中,阿莲娜等人悉数战死,拼尽全力也没能救下他们的李萼也因此成为了大漠最后一位无形者。
你个唐家子不厚道啊
花都刺客,折花长安
我的结社已经没了。不过,即便是回到了我的故土大唐,即便是在这太平盛世,也依然有人遭受着不公和压迫。他们的哭声却太过微弱,被喧闹和繁华所掩盖,没有人听得到。但我听得到。只要我听得到,就够了。
之后,历经艰苦,辗转归唐的李萼又恰好成为了“杜陵村事件”的见证者。杜陵村因盛产花卉而著称,效命于奸相杨国忠的移春槛车队主人为了在花卉盛宴中夺得花魁,不惜派手下杀死了十七名杜陵村花农并抢走了他们的花。为了给这些无辜者讨回公道,李萼前往长安并潜入皇宫,将这些恶霸尽数刺杀,实现了“长安折花”的意图。
当然,和其他刺客信条系列作品一样,身为主角的李萼在花都长安的一系列活动也起了串联各个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作用。
在长安酒楼上,李萼遇见了半醉的李白,并从这位已被“赐金放还”的大诗人口中得知了杨氏兄妹的发家史。通过晁衡写给李白的信,我们又得知了中国上古维序者组织“金龟袋”的演变史及“佛祖舍利是伊甸碎片”这一有利于完善刺客信条系列世界观的重要信息。
来到长安时,李萼已经切去了左手无名指
前往皇宫的路上,李萼又撞上了入朝的安禄山,并从议论的路人口中听说了他的种种不臣之举。
富有压迫感的节度使安禄山,隐匿于人群中的刺客李萼
“折花”成功,李萼准备“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从鸟瞰点纵身一跃,不料却落到了颜杲卿之子颜季明的马车车厢内,并在他的帮助下避开了军士的盘查。至此,即将在安史之乱前期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都陆续登上了舞台。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萼后来果然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李萼回到家乡清河,客居在墨家村。墨家村的主人裴旻年轻时曾是镇守幽州的将军,他的剑舞与李白的诗和张旭的草书被誉为唐代三绝,还为后世留下了射虎的佳话。
《王朝》里的裴旻人设图
然而,当时的李萼只知道裴旻的老将军和剑术大师的身份,并不知道他还是中国刺客秘密府库之一的“天下北库”的守护者(反过来,裴旻很可能已经通过断指等信息知晓了李萼的无形者身份),就像《刺客信条2》里的e叔直到在威尼斯与“西班牙人”抢夺金苹果时才知道自己的马里奥叔叔和葆拉、沃尔佩等人都属于意大利刺客组织。由此可见,大漠无形者和中国本土兄弟会此前并无太多交集,基本上处于各自独立发展的状态。
在墨家村的一年时间里,李萼兼修文武,每日“练剑两个时辰,读兵法三个时辰,写字一个时辰,制墨四个时辰”,但是这种宁静而充实的生活却被杨安二人矛盾的激化和安禄山的起兵打破了。面对如此百年未有之变局(《资治通鉴》记载:“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李萼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与此同时,颜季明和他的随从陈伯也被颜杲卿秘密派往河北道各地以联络当地长官,商讨组织义军抗击安禄山之事。只是各郡县长官或是畏惧安禄山的兵势,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他们吃了一个又一个闭门羹。颜季明来到清河郡搬请救兵时,遭遇了叛将张万顷派出的杀手,陈伯也身受重伤。尾随他们多日的李萼及时出手相救,并把他们带到墨家村去见裴旻。
裴旻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与身为“金龟袋”分册成员的安禄山的交手经历,表示他是一个“残忍至极的怪物”。一旦他渡过黄河,天下百姓都会被战火席卷,必然会导致生灵涂炭。但是墨家村里住的都是老弱病残和以制墨为生的工匠,并没有力量援助常山。这时,李萼再次挺身而出,表示愿意陪颜季明一起去常山,陈伯则留在墨家村养伤。
虽万千人吾往矣
清河·常山·太原
从清河到常山,一路上都是颠沛流离的难民和断壁残垣。更让人李萼和颜季明震惊的是,安禄山的兵锋已经直指东都洛阳了,当地的烽火台竟然还在高举平安火。其实又何止是一座烽火台呢?整个河北道的烽火台都是如此,毕竟“河北皆禄山统内。 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擒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想要他们点燃烽火,确实需要非同寻常的勇气。
不过这座烽火台点燃平安火还有更为直接的原因——守台的兵士正是安禄山的亲兵"曳落河"(在突厥语中意为“壮士”)。于是,李萼开启了自己的单刷烽火台剧本。
但是这些身披重甲的精锐士兵战斗力非同一般,加上李萼因为轻敌而低估了他们的人数,很快由潜行变成了无双,也陷入了苦战,关键时刻,颜季明鼓起勇气走上了烽火台,刺死了与李萼搏斗的最后一位士兵,并亲手点燃了烽火,揭开了河北义军反抗安禄山的序幕。
来到常山后,李萼向颜季明传授了用以防身的剑术“掀击势”,并认识了颜季明的妻子兼青梅竹马——何红儿。在太守府里,李萼与颜杲卿等人一起商议破敌之计。颜杲卿先是指出了当前洛阳沦陷,潼关告急的危急形势,随后指出了土门关的重要地位和立即举事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联络潼关守军的紧迫性。
如前所述,拿下土门关便能切断安禄山后路并和屯驻潼关的官军相互配合,将安禄山困在洛阳附近,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不过,土门关有重兵把守,镇守的将领更是安禄山的爱将高邈和李钦凑(《王朝》里他们甚至还是安禄山的义子),拿下它并非易事。此外,常山与潼关相距千里,战乱中来往甚是不便,在如此非常时期取得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名将的信任更是困难。
但是有李萼在。他先是利用了自己身为高仙芝旧部的特殊身份(毕竟颜杲卿是沦陷区的官员,写信容易引起猜疑),用只有安西军才知道的蜡丸传书的方式取得了高封二人的信任。当然,封常清对士卒的熟悉也起了重要的印证作用。
因为高仙芝是守关大将,不能轻动,封常清此前又因得罪了监军宦官边令诚而被降职,处于戴罪立功的特殊期,同样不便外出,因此他们同意了主动请缨的右羽林将军王承业的请求,派他带救兵前往太原以接应常山义军。
随后,李萼又提出了“擒贼先擒王”的主张,与颜杲卿一起制定了夺取土门关的计划:颜氏父子以犒军为名准备美酒佳肴,与随行勇士一起前往土门关与高、李二将饮酒,趁其醉后杀死他们及其亲信,随后发出信号,与集结完毕并埋伏在土门关外的常山乡勇相配合,里应外合夺关。
计划很完美,然而第一步就险些夭折了。高、李二人并非碌碌无能之辈,他们敏锐地觉察到了颜氏父子与各方人士进行串联的行动,只允许他们二人进入关隘内,不让伪装成杂役的勇士们进来。好在擅长潜入的李萼躲在了酒坛里,在杀死了巡逻的士兵后又先后用弩和横刀(唐刀的一种)刺杀了高李二人,使颜杲卿得以降服叛军。
正史上的高李二将倒是没有这么精明,他们误以为颜杲卿是真心投靠安禄山,糊里糊涂地在醉中做了刀下鬼
仅仅过了数个时辰,听闻颜杲卿父子“叛变”的安禄山副将何千年就带着手下的曳落河精锐骑射部队前来驰援土门关。不知道土门关已经失守的何千年在途径常山醴泉驿时遭遇义军伏兵,在颜季明劝降未果后,他与手下的数千精锐部队被伏兵的乱箭尽数歼灭。
于是,集齐三位叛将符信的李萼决定带着这些信物前往太原并面见高仙芝派出的王承业,与他麾下的军队一起援救常山。在常山郡边境,他与好友颜季明依依惜别。
不要乱立flag
从常山到太原有井陉驿道可走,但是太行山脉崎岖的山路和紧急的军情还是让李萼的坐骑累倒在途中,使他不得不步行前往太原以搬请救兵。但是在太原府见到了王承业的李萼万万没有想到,这位自告奋勇带队救援的右羽林将军竟然也是金龟袋的一员。
杨国忠所统辖的狭义意义上的“金龟袋”和服从安禄山号令的“曳落河”都是广义上的“金龟袋”(即中国上古维序者分册)内部的不同派系。王承业全无救援常山的打算(因为如果颜杲卿活到了战后并因功劳加官进爵,会削弱乃至威胁杨国忠一派在朝中的地位),只是想用这三枚符信去向杨国忠邀功,以提升自己在金龟袋中的位阶,他命令部下逮捕作为“可疑人士”的李萼。
发现自己被背叛的李萼决意击杀王承业,让他为自己陪葬。但是在奔波途中体力严重受损的他终究难敌王承业手下的众多护卫,力战被俘。急于得到杨国忠封赏王承业认为李萼的存在是高仙芝和封常清“密谋通敌”的铁证,让部下将他押入西山监狱(也就是著名的蒙山大佛,也被称为西山大佛)严加看守,等自己回来后再将其明正典刑。
王承业按兵不动,常山义军自然是独木难支。天宝十四载十二月二十八日,远在潼关的高封二将被听信谗言的唐玄宗下诏诛杀。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史思明也几乎在同一时间率领大军攻打常山郡。向王承业求救未果的颜杲卿只得昼夜防守,拼死作战。但城内兵员短少,寡不敌众,御敌物资也很快耗尽。
正月八日,城池陷落。俘虏了颜季明的史思明借此逼迫颜杲卿投降。颜杲卿不肯屈服,颜季明被斩。随后,颜杲卿被押往洛阳,因痛骂安禄山而被凌迟处死。
兵少,未及为守计,求救于河东,承业前已攘杀贼功,兵不出。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子。”杲卿不答。遂并卢逖杀之。
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从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
李萼流出的汩汩鲜血,化作大佛的血泪
现实中的西山大佛
为友复仇,为民除害
我在《华夏刺客精神的起源》中提到,《刺客列传》中的五位先秦刺客或是为主人/知己复仇(专诸、豫让、聂政),或是为国复仇(曹沫),或是为天下复仇(荆轲)。如今,李萼也将走上这些前辈走过的道路。
但是,他的当务之急是先从囹圄中逃脱。在蒙山大佛顶部的监狱里,因重伤而神志不清的李萼感觉自己做了一个很长的噩梦。在梦里,他看到了燃烧的常山城,看到了守城的军士和百姓一个个被叛军屠杀,其中也包括颜杲卿。但是在如山的尸体中,他并没有找到挚友颜季明。
恍惚之际,李萼又看到了阿莲娜的幻象。阿莲娜安慰他,颜季明很可能逃过了这一劫,甚至整个梦里的场景都未必是真实的。恢复了理智的李萼却让她不要欺骗自己了,其实他心里很清楚,常山已然沦陷,颜季明也已经死了,就和阿莲娜他们一样。
追忆往事,认为自己的无能应该为大漠无形者的团灭和颜季明之死负责的李萼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阿莲娜告诉他,这一切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即使颜季明没有遇到李萼,他也会贯彻自己的意志。就算重来千百变,他也会选择这条路,这就是“唐家子人”所说的“天命”。这里,许先哲老师借阿莲娜之口打破了第四面墙,实现了历史与艺术作品的交融(毕竟历史上颜季明确实没有遇见身为刺客的李萼),令我不禁拍案叫绝。
于是在阿莲娜的鞭策下,醒悟的李萼也决定面对自己的“天命”——刺杀杨国忠、王承业、安禄山等人,为挚友复仇,为枉死的高封二将复仇,为饱受兵灾之苦的百姓复仇,为支离破碎的大唐江山复仇(李萼的心中应该还是多多少少保留了对大唐的认同感),还天下一个公道和太平。他通过装死的方法诱杀了两名狱卒,随后从大佛的眼部一跃而下,并在李白的帮助下走水路摆脱了追兵。
李萼在阿莲娜幻象的指引下从大佛头顶信仰之跃的情节,很可能是在致敬《刺客信条:启示录》cg里的名场面
要刺杀防守严密的杨国忠、安禄山等人,必须要有精心的策划和可靠的强援(毕竟在烽火台上险些翻车和刺杀王承业失败的前车之鉴不远),因此李萼决定先去墨家村征求裴旻的意见。在那里,裴旻证实了常山沦陷和颜季明遇害的消息,并转而询问李萼的打算。
李萼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决心杀死金龟袋所有成员的想法,悲愤的陈伯也想为自己自家主人和公子复仇。见时机已经成熟,裴旻向李萼坦白了自己刺客秘府守护者的身份,并带领他来到墨家村的地下秘府——天下北库。
李萼之前刺杀王承业未遂,丢失了贴身短兵袖剑,裴旻便将府库中保存的天王甲(“明光护身,坚不可摧”)、鱼肠剑(专诸传世杀器,袖里藏刀,出其不意)以及名为“荆轲”的长矛(魏羽行刺秦始皇的武器)等兵甲交给了李萼,之后建议他前往平原寻找颜杲卿的从弟颜真卿,推他为盟主以组建义军,对抗安禄山。
至此,通过怛罗斯之战加入西域无形者李萼又知晓了中国本土刺客的发展脉络,通过裴旻守护的天下北库继承了中国刺客的衣钵(不仅是武器装备方面,更是精神层面意义上的)。
接下来的事便顺理成章了,颜真卿杀死了安禄山的使者段子光,用他的头颅来祭奠兄侄的亡魂(其实历史上颜真卿斩杀段子光时颜杲卿还没有遇害,他祭奠是在洛阳被杀的忠臣李憕、卢奕、蒋清等人),并接受了李萼的提议。
作为“君子”的颜真卿,负责在明处点亮灯火,凝聚人心,比如借兵六千派往清河,以平原和清河二郡为腹心,横绝燕赵,阻断安禄山后路。再比如调配天下武库的物资,提升义军甲仗,招募乡勇,加以训练。而李萼则做“影子”,在暗处守住灯火(行于暗夜,侍奉光明),先去长安铲除朝廷内部的祸根杨国忠,再去洛阳刺杀僭主兼仇敌安禄山。
这一次,李萼并不孤独。他吸取了之前自负轻敌和孤军深入(重点是”孤“而不是”深“)的教训,与陈伯、颜季明遗孀何红儿和其他常山义士一同前往长安。
请注意这个“常山生还者“的自称,《刺客信条2》的一个游戏章节也叫”最后生还者/最后幸存者“,指的是在奥迪托雷家族灭门惨案中侥幸生还的艾吉奥。因此在我看来,这里的”生还者“不仅意味着从常山围城战中幸存,也代表他们是颜氏父子精神的继承者
不过,前线局势的变化却比刺客的行动更迅速。接替高仙芝的老将哥舒翰最终没能守住潼关,二十万官军战死,长安岌岌可危,玄宗皇帝和杨国忠等人只得仓皇出逃蜀中(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在马鬼驿的密林深处,杨国忠与其他金龟袋成员举行了秘密会议。在讨论了战局进展后,杨国忠再次把责任推到哥舒翰乃至太子(后来的唐肃宗李亨)处,甚至想构陷太子勾结安禄山。
突然间,风声大作,杨国忠抬帘探望,发现一杆长矛正向自己飞来,原来是李萼刺客对金龟袋发起了突袭。他忙起身躲避,却发现金龟袋大部分成员已被飞矢射杀。杨国忠一边呼唤卫士,一边慌忙逃窜,随行的王承业也及时赶到并挡下了李萼的攻击。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这一次,精力充沛且带有长兵器的李萼在一对一的决斗中击败了王承业,用长矛将他钉在了竹子上,一袖剑结束了他的性命。
其实正史中王承业并未死在马嵬驿,而是担任节度使一职。不过许先哲安排李萼在这里对他实施复仇,也算是符合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的合理改编。至于李萼的袖剑”失而复得“一事,可能是他重新定做了一把袖剑,也可能是他把身为匕首的短小精悍的鱼肠剑当作袖剑来用。
王承业和众卫士不敌刺客被杀后,杨国忠慌不择路,骑马赶出了竹林,向禁军龙武军求援。早已对杨国忠不满的龙武军并未采取任何救援措施,而是冷漠地朝着杨国忠围了上去。骑士张小敬首先发难,在马上拉弓搭弦,一箭射杨国忠落马,接着大呼“枉”。杨国忠在众士兵的一片“枉”声中,被士兵们乱刀砍死,尸体被枭首屠割。因此严格来说,杨国忠并不能算是被李萼所刺杀。
杨国忠被杀后,安禄山也离自己自己的末日不远了。身在洛阳的他因为眼疾和疥疮,久居深宫之中,变得愈加残暴多疑。他不仅滥杀无辜,还与自己的次子兼储君安庆绪和谋士严庄产生了嫌隙,不许左右卫士近身。收殓了颜杲卿脚骨的李萼也趁此良机,携带着颜季明的头颅潜入深宫中,利用弩箭无声无息的优势,抢先下手射中了安禄山的右胸。
尽管没有护卫,身经百战且武艺高强的安禄山实力仍然不可小觑。猝然遇袭后,他利用自己的体型优势和胡旋舞的冲击力加成,一刀斩断了李萼手中的长矛”荆轲“(魏羽:李萼,你赔我的矛!),并随后向他发起了狂风暴雨式的猛攻。在这场激烈的生死搏杀中,安禄山的腹部被断矛捅入,李萼自己也受伤不轻。
双方都在喘息之时,安禄山向门外的士兵求救,但他们看严庄的脸色行事,不愿意进来。如前所述,此时的安禄山已经彻底成了喜怒无常的怪物,这些兵士也不想被”梦中杀人“。
安禄山又问李萼是谁派他来的,李萼并不作答,只是左手执袖剑/鱼肠剑,右手握利剑,缓步向他走去。安禄山也将全身力气集中在右手的刀上,准备做最后一搏,却因为眼疾和心魔的困扰,误以为李萼是高仙芝、封常清、张介然(被他杀害的河南防御使)、颜杲卿、颜季明等人的鬼魂来找他索命,被李萼重创,流血过多而死。
自报家门,来去明白
补刀好评
创立无形者,信条长存
遇害的忠义之士化作了黄土,伏法的乱臣贼子也成为了白骨,但是活着的人还要把自己的路走下去。
颜杲卿的长子颜泉明在常山沦陷时被俘,被史思明送至范阳,在安禄山死后获救,将自己父亲和弟弟的遗骨带回家乡安葬。颜真卿也痛心于兄侄之死,留下了字字泣血的”千古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至于李萼,他则以常山幸存者和红线女(即颜季明的遗孀何红儿)为骨干,建立了大唐的无形者组织,并不断吸收四海义士使其壮大,将大漠无形者扶危济困的信条和华夏刺客的无畏精神一道传承了下去。正如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不断吸取和融合西域文化,发展出开放包容的盛唐气象。李萼建立唐朝无形者的文化背景也是反映了唐朝的特征。
太史公为古人作传,常常会在传记结尾给出自己的评价,如”太史公曰“云云。而我这篇《李萼小传》写到最后,因为笔力不逮,只能以李萼的”主要成就“作为收尾了。当然,如果这段整理与总结能为刺客信条维基的”李萼“词条的完善贡献一份力量,或者说这篇杂谈文章能激起你阅读《刺客信条:王朝》的兴趣,那么我将感到不胜荣幸。
姓名:李萼
主要成就:
- 参与怛罗斯之战,成为是役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 作为仅存的大漠无形者成员,在”屠夫“哈里发的围攻中存活,辗转归唐
- 潜入长安皇宫,刺杀移春槛车队主人及其随从,为杜陵花农复仇,并为李白的《侠客行》提供创作灵感
- 在清河救下颜季明,与其一同点燃烽火,揭开了了河北义军抗击安禄山的序幕
- 向颜杲卿献计并助其刺杀高李二将,攻占土门关,伏击何千年,造成了河北二十四郡有十七郡归附义军的有利局面
- 作为中间人联络潼关的高仙芝、封常清,奔赴太原府搬请救兵
- 从固若金汤的西山大佛监狱中逃脱
- 得到墨家村主人裴旻的信任,被他赠以”天下北库“中的神兵利器,继承了中国本土兄弟会组织的衣钵
- 协助义军领袖颜真卿,向其献上利用清河郡”天下北库“的重要地位之策
- 前往马嵬坡刺杀羽林将军王承业,引起马嵬坡之变,间接杀死”金龟袋“领袖杨国忠
- 前往洛阳刺杀安禄山
- 创立唐朝本土无形者组织
往期回顾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