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家锻炼起来!
一、疾病认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1.定义:由于腰椎间盘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和刺激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临床疾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椎类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
2.易发人群:
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发病于久坐(办公室.it类)工作人群、长期开车者、长期体力劳动者等人群。还有就是点名表扬打游戏的兄弟们,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快感而养成“东倒西歪”的坐姿(主要是长期坐姿不良导致)。
好发人群年龄30-50岁的体力劳动者,男性易发大于>女性。man what can i say!hhh锻炼起来吧!!
二、病因病理
1.病因:
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L4~5、腰L5-骶S1发病率最高,约占九成。
①椎间盘退变(主因):
营养靠淋巴渗透成人椎间盘无血液供应(纤维环表层有少量血供)退变髓核、纤维环含水量(90%、80%随年龄逐渐递减),纤维环经过岁月摩擦😭导致玻璃样变纤维环与软骨板、椎体缘附着处松弛。简单来说就是随着年龄劳损增加导致。
②累积性损伤(促椎间盘退变的主因,也是椎间盘破裂突出的诱因)长期劳损积累。
约1/3椎间盘突出患者无明显外伤史。
即使有外伤史,也往往是累积性劳损基础上最后一次外力所致。
2.病理类型:
腰椎间盘突症的病理机制复杂,与椎间盘突出的好发水平、方位、破裂形式、以及神经根的相互关系有关。
①好发部位: 90%下两个椎间隙分别是腰L4-L5,腰L5-骶S1,原因是下两个间隙劳损重、退变多,L5及S1神经在椎管内分别跨越两个椎间盘。
②突出方位:椎间盘退变程度不一,向上/下突入椎体内。
③力学因素:
向前突出(经骨突出)
后外/后突出(临床主要类型)分为三类:
¹单侧型:髓核突出和神经根受压只限
于一侧。
²双侧型:从后纵韧带两侧突出,两侧
神经根皆受压。
³中央型:正中突出,出现马尾刺激症状。
其中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此三型未破型可通过非手术治疗,其中脱出后纵韧带后型、游离型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三、临床表现
①腰痛:是最早症状,也是最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又折磨人的症状。后期可能伴随着晨轻暮重疼痛加剧。
②坐骨神经痛:表现为股后部、小腿外侧、足跟、足背外侧,放射性疼痛,咳嗽、喷嚏、排便等增加腹压时椎管内压增加使疼痛加剧,久坐或久站疼痛加剧;单侧坐骨神经痛居多,中央型突出可出现双侧坐骨神经痛。
③下肢麻木:压迫感觉神经纤维所致,麻木区域与受累神经根支配区一致。
④间歇性行:长时间行走跑步疼痛加剧须下蹲休息,肌力减弱。
⑤马尾综合征:大小便障碍,会阴区感觉丧失,下肢软弱,下肢发凉,无汗,可能导致小腿水肿。
四、临床检查
金标准: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加强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出现放射痛时逐渐降低角度至疼痛消失,被动背屈踝关节,若放射痛再度出现为阳性。
神经系统检查:
¹腰L3-4:压迫L4,无足表现,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²腰L4-5:压迫L5,小腿前外侧和足内侧的痛、触觉减退,背伸无力,无反射。
³腰L5-S1:压迫S1,外踝附近及足外侧痛、触觉减退,跖屈无力,踝反射减弱,马尾神经受压。
诊断要点:
腰痛伴下肢放射痛
腰椎局限性侧凸伴运动受限
椎旁压痛并向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
下肢有感觉、运动、反射改变
X线片有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CT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影像
⭐简单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弯腰劳动史➕腰痛➕坐骨神经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CT、MRI,神经电生理学等影像学支持。
非正经医学系统科普,如果有出现症状,影响生活质量,马上就医,愿你健康!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