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的是宝石金龟Chrysina属。
该属的金龟子虫如其名,个个看起来都像是名副其实的“宝石”,璀璨夺目,光彩耀人。
为昆虫纲鞘翅目金龟科Chrysina属。学名:Chrysina limbata。
这是一种在中美洲热带雨林中发现的金龟子,主要分布在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东南部,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山脉中最为常见。
英国动物学家Walter Rothschild,以及昆虫学家Jordan,在1894年首次描述了该物种。
银光宝石丽金龟的长度,一般在25~35mm之间。虫如其名,通常呈现出具有金属质感的银色。
像所有甲虫一样,宝石金龟的生命周期从雌性产卵开始→卵变成幼虫→幼虫变成c形蛹→最后变为成虫。
它们通常在地下或在腐烂的树根、植物根茎中产卵。幼虫以植物根部或腐烂物为食。
它们这种看似具有反射性的金属外观,其实是通过几丁质层内的薄膜干涉而实现的。
假设照射一束光波于薄膜,由于折射率不同,光波会被薄膜的上界面与下界面分别反射,因相互干涉而形成新的光波,这现象称为薄膜干涉。
光是一种波,不同颜色的光波有不同的波长。当一个光波照到一个半透明的薄膜时,一部分光被上表面反射回去,另一部分被下表面反射回去,剩余的光透射过去。
随着每个层厚度的变化,光程长度也会发生变化。每层都被调谐到了不同波长的光。
人们惊奇的在银光宝石丽金龟身上,发现了多层反射近97%的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光。
下图是同为该属的另一种金龟:金宝石金龟,学名为Chrysina aurigans。
主要分布在哥斯达黎加发现,以全身金黄而著称。
把它们与黄金首饰放在一起做对比,也没有什么违和感。
它们通常是非常耀眼的金色,有些个体则会呈现出略微金红的光泽。
金宝石金龟对光有着非常宽的反射波带,约为525nm~950nm。
全身金灿灿的视觉效果,同样是通过薄膜干涉而实现的。
举个栗子:
一个肥皂泡就是一个最好的薄膜模型,它们表面厚度不均匀,我们可以在它身上看见很多种颜色。
光是由红色,绿色,和蓝色光波组成的,不同的颜色就从它表面上反射出来。
当一道蓝色光照到肥皂泡的表面时,你可以看见,一部分光被上表面反射回去,另一部分被下表面反射回去,而剩余的光则被透射了过去。
在这个位置,肥皂泡的厚度和波的长度相对应,上下表面反射回去的光波叠了起来,就形成非常强的蓝色反射光。
假设这时又有一道红色光,照到了肥皂泡的同一点上,因为红光的波长较长,上下表面反射回去的光没有很好地叠在一起,它们相互减弱,无法形成强烈的红色反射。
但是当肥皂泡更厚一点时,适合它的波长长度,红色光就会叠在一起,蓝色光波就会相对的减弱。
此刻,这个肥皂泡看上去就是红色的。
这些宝石金龟表面复杂的多层结构,能够使它在不同的圆偏振光下呈现出这些不同的色彩。
该属的虫们,大多生活中在天敌环绕的雨林环境中。
(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
因为热带雨林天气全年高温多雨,所以经常有许多水滴悬浮在树叶上,这些水滴在阳光照射下,看起来就像一个一个亮点。
物理学界William E. Vargas对这种现象做出了解释:
宝石金龟通过光滑的外表来反射阳光,让自己从任何方向看都像被太阳照亮的水滴,从而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
所以不用担心,宝石金龟这种看似很显眼的外表,实际上却是绝妙的伪装。可以很大程度上欺骗捕食者的眼睛,让它们把自己当做水滴,从而逃离被吃的命运。
2007年, 据《国家地理》杂志报道,该属某些受欢迎的品种,售价可高达近500美元。
但对于它们来说,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栖息地大幅度丧失,相比于被当做宠物来交易的威胁更大。
大自然中的每种动物,都各有特点。它们如星火一般,点缀这多彩的世界。
其实只要你细心观察,在自己的身边也能发现很多漂亮的金龟子,亦或是其他美丽的虫。
不必感叹,尽情享受这些生物给我们带来的惊奇吧。
这里是某奇怪的bot,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
①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③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④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⑤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